暴雨持续,警惕洪涝灾害!一文了解避险指南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27 10:25 语音播报

城事

近期我国南方多地发生连续强降雨天气,引发洪涝、泥石流等灾害。这些灾害来临前有什么征兆?遇到这些灾害又该如何避灾?

进入主汛期,连续暴雨天很容易导致洪涝灾害。

发生内涝时应该怎么做?

  • 应当用沙袋、挡水板等做好隔绝,防止积水倒灌室内,避免电气进水、漏电伤人,危旧房屋或在低洼地势的人员要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
  • 如在户外行走要避开高压线,警惕积水区。
  • 驾驶车辆遇到立交桥下和低洼地带时,千万不要贸然通过,以防车辆被淹。

汛期暴雨局地性、突发性强,雨量大,危害重,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崩塌等灾害。

  • 山洪通常发生在河流、沿海地带以及低洼地带。
  • 洪水到来前通常会有一些前兆,如溪水突然变浑浊,流速增大,水位上升,发出如火车般轰鸣的水声,动植物出现异常反应等。

在户外活动遭遇泥石流时怎么做?

  • 要准备好通信设备,收集手电、打火机、色彩艳丽的衣服等作为发送信号用的物品。
  • 迅速向山坡、高地转移,不要在低洼的谷地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或停留。
  • 当洪水来得太快来不及转移时,可以爬上屋顶、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

汛期进入山里遇到山体滑坡怎么做?

山体滑坡发生时通常也有前兆,即山坡出现大量横向及纵向的放射状裂缝,山坡上的树木发生倾斜,原本没有泉水的山坡脚下冒水等。

  • 此时要迅速往山坡两侧稳定区域逃离,不要向滑坡体上方或下方逃离。
  • 当无法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注意保护好头部。
  • 滑坡停止后,应继续待在安全区域,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搜寻财物,避免二次遇险。

编辑:赵司尧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