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园:一曲华丽的冰与火之歌
2024-06-27 13:5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千年古都北京与百年奥运已结下不解之缘。这座世界上唯一一座 “双奥之城”,早已在城市各个角落存留下诸多奥运印记。比如在北京的西部,就有一片土地曾与奥运同行。夏奥休眠了那里,冬奥又唤醒了她。如今,她在京西的旧址上涅槃重生,续写辉煌——她就是首钢园。

一座首钢城 半个石景山

有这样一个说法:一部首钢史,半部北京史。始建于1919年的首钢,是中国钢铁工业的缩影,她见证了中国钢铁工业的历史跨越。当年,首钢是共和国名副其实的“钢铁巨人”,厂区内钢花四溅、钢水奔流的场景见证着生产的喧嚣,高耸的烟囱和明亮的炉火诉说着工业的辉煌。

高能耗的重工业生产不可避免地破坏着周边的生态环境。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片蓝天,首钢人实施了史无前例的大搬迁。首钢由昔日的人声鼎沸变得门可罗雀。2010年底,首钢最后一座高炉停产,十里钢城一片沉寂,过往的繁华都留在了历史记忆中。“一切为了奥运,首钢与奥运同行”,当首钢人喊出这句口号时,他们一定是百感交集的。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首钢园一直在等待属于她的历史机遇。

冬奥进行时 飞天夺金梦

时光轮转,2015年,奥林匹克再一次选择了北京,北京冬奥组委落户首钢。筒仓、料仓、联合泵站……这些老首钢人耳熟能详的地标,变身为北京冬奥总部的办公楼。首钢园区成了奥运元素的大集合。北京冬奥组委入驻地、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展示中心、滑雪大跳台、国家冬训基地,一大批奥运设施和文化景观,以续写“冰与火”传奇的姿态,让百年首钢的工业遗存重新迸发出勃勃生机。

设计师遵循原有的工业架构和风貌,对生产建筑进行修缮和改造。以筒仓为例,它原本是存放铁矿石的筒柱,由灰色的水泥通体浇筑而成,为了适应办公转化的需要,建筑师在筒身上打出了造型各异的孔洞作为窗户与通风口,还在六个筒仓的楼顶做了贯通式上盖,实现观景与运动健身的双重功能,既体现了绿色、节俭办奥的要求,也符合奥林匹克的文化价值追求。

在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的外面、首钢园的南端,坐落着群明湖和首钢滑雪大跳台。群明湖是原首钢工业系统的冷却晾水池,经过改造设计,如今,这里成为了一处水质清澈的人工湖。登上群明湖北侧的高空步道,在离地面10米的步道漫行,一边是首钢独具特色的红色屋顶车间,环绕着“四块冰”国家队冰上训练基地;一边是碧波荡漾的湖水,辉映着“雪飞天”——首钢滑雪大跳台。大跳台承担了北京冬奥单板和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项目,中国健儿在此勇夺两金。它的设计理念源自敦煌壁画中经典的飞天造型,故又名“雪飞天”。北京冬奥会期间,运动员们在这里起跳腾飞,逐梦未来,让这个充满工业风的比赛场地被世界看见。

以冬奥会为契机,通过对老工业区工业遗存和风貌的保护再利用,首钢园实现了让世人惊叹的转型。如今进入园区,科幻元素、潮流运动、无人科技、冬奥足迹遍布,首钢园正逐渐完成蜕变,向世人显露出多种炫酷的姿态,并加快向“传统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示范区、京西高端产业创新高地、后工业文化体育创意基地”的定位迈进。

京西新地标 一起向未来

北京冬奥会带动了首钢的复苏,开启了激动人心的城市复兴。在“后冬奥时代”,奥运遗产带动城市更新的发展模式正由首钢亲身实践。首钢园正努力成为一个集文体娱乐、购物休闲、旅游观光等服务为一体的“网红打卡地”。

早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前,首钢园已是北京著名的工业文化展览空间,北京卫视跨年冰雪盛典、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国第五届科幻大会都曾在这里成功举办。在大跳台的赛道结束区,预留了未来举办演唱会、发布会等大型户外活动的空间,将为首都的未来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随着北京冬奥会的结束,首钢园内的一些新型商业场所、剧场、写字楼等纷纷开门迎客,借着“后冬奥”的东风,为首钢园带来新的生机与关注度。

尊重工业历史、赋予时代解读、唤醒往昔记忆,首钢园获得新生。“半厂山水锦花地,十里钢城碧云天”,在首钢冶炼体系中,建成于1959年的三号高炉是众多国家元首造访首钢的必至之地,也是中国钢铁技术自主创新的历史写照,经过忠实地封存“旧”的改造,辅以涂装工艺,曾经锈迹斑斑的钢铁遗迹如今成为全球新品首发平台,原有的工业高架管道廊变身集慢行交通、观景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首钢空中步道。于高炉炉顶搭建的悬空玻璃景观平台,在中国工业建筑改造中尚属首例。远不只这些,这里还是全球艺术书籍聚合地、全球博物馆衍生品集合店,漫步其中,有一种世界在手的恍惚之感。

而一号高炉目前已由两层改造成6层,今后将成为一处沉浸式科幻体验综合体,成为华北最大的虚拟现实体验中心,为市民、游客提供沉浸体验潮流科幻产品。

与三号高炉仅一街之隔的首钢老厂区铁粉储料仓同样正在蝶变。2021年12月25日正式开业的沉浸式数字艺术馆“瞭仓”,不仅让观者可以品味光影艺术,还可以解锁众多工业遗迹打卡地和科幻隐藏玩法。场馆的一至三层,推出“起源”“飞天”“礼乐”“和美”“幻视”“征途”六个数字展区。其中,“起源”展区展示了“盘古开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神农尝百草”等神话故事;“飞天”适合航天迷和科幻迷,概念装置艺术为游客带来一场“飞天”之旅。

首钢香格里拉酒店由老电力厂和冷却塔蝶变而来,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官方接待饭店之一,酒店主楼保留了粗犷的建筑主体框架结构,大量的绿色植物与厚重的工业遗存并存,犹如一座生机盎然的“后花园”。色彩、风格材质的碰撞,形成一首优美跌宕的钢琴曲。

酒店幕墙使用近30万根陶棍,是目前亚洲最大面积的陶棍幕墙。玻璃幕墙由三层玻璃构成两个夹层空间,具备良好的热工性能,玻璃、粗陶形成强烈的质感对比,幕墙分格,线、面结合,表现出灵动的韵律。酒店毗邻冬奥会滑雪大跳台和国家队冬季训练中心“四块冰”,可容纳500余人同时入住,为首钢园区北京冬奥会赛事接待工作提供高品质服务保障。

漫步在首钢园区,如同置身“钢铁森林”,满眼绿色又让这里生机盎然。首钢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处处充满自信、激情和希望。百年首钢因夏奥而变、因冬奥而兴,她抓住奥运机遇实现了凤凰涅槃的华丽转身,成为“一起向未来”的城市复兴新地标,也成为新时代首都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作者:

城市漫步杂志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