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7 20:14
▲6月27日,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二季度)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叶昶主持。市应急局、市城市管理委、市消防救援总队、市文旅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高云飞通报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并介绍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若干措施:
在此,我向大家通报二季度安全生产形势并介绍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若干措施。
首先通报安全生产形势。
二季度,全市各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1月1日到6月20日,全市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137起、死亡140人,同比2023年减少14起17人,分别下降9.3%、10.8%,实现了双下降;其中,道路运输事故97起、死亡98人,同比2023年减少14起18人,分别下降12.6%、15.5%;工矿商贸事故38起、死亡40人,同比2023年增加1起2人,分别上升2.7%、5.3%;铁路交通事故1起、死亡1人,同比2023年减少2起2人,均下降66.7%;特种设备事故1起。
市安委办加强安全风险研判,抓实抓细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全面开展“4·18”事故整改专项督察和安全生产明查暗访。以市委、市政府名义组织“4·18”事故整改专项督察。二季度延伸督察区级部门、街道乡镇29家次,抽查企事业单位71家次,发现安全生产和火灾问题隐患近400项。组织开展燃气管线带病运行和电动自行车等重点行业领域明查暗访13次,抽查单位34家,发现隐患97项。
(二)深入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二季度,完成国务院安委会考核巡查和明查暗访反馈全部问题整改,共计罚款34.2万元,并向市纪委市监委移送问题隐患清单。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宣贯工作,制定印发《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实施方案》。据统计,截至6月20日,各区各部门累计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616次,培训10万余人次。
(三)推进“企安安”信息系统优化升级。优化完善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重点指标监测、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企业安全生产档案等四大功能。截至6月20日,“企安安”系统记录企事业单位场所台账43万家,完成自查场所39.1万家,部门检查场所37.9万家,发现隐患72.8万项,隐患整改率达到99.81%。
各位记者朋友,夏季是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事故高发期。为进一步加强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有关内容,市安委会办公室近期制定印发了《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若干措施》,旨在推动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部署,强化“一件事、全链条”管理,切实提升全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效防范遏制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发生。
在此,我就《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若干措施》向大家作介绍。
《若干措施》共4部分13条。主要从运用科技手段加强安全制度及台账管理、强化监管(管理)职责、规范作业全流程管理、强化宣传警示和责任追究等方面进行了细化规范。
第一部分运用科技手段加强安全制度及台账管理,主要围绕生产经营单位依托“企安安”建立并动态更新管理有限空间台账等基础信息,特别强调要将存在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中毒和窒息风险的有限空间纳入台账进行统一管理。
第二部分强化监管(管理)职责,主要针对发挥安委会统筹作用,推动各区和负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行业部门指导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做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了规定。该部分突出细化了各部门工作职责,更好的发挥各部门日常监管作用,提升工作效能。
第三部分规范作业全流程管理,主要围绕严格作业审批、加强风险管控、强化作业监护、规范发包管理、提升应急能力、推行智能化管理等方面,尤其是鼓励生产经营单位依托“企安安”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全程录像,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信息上传。
在这里通报一起执法案例。2024年3月,执法人员在对北京燕旭伟业有限公司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时,发现该单位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有限空间作业场所(1处污水池)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令第10号《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第十三条第一项的规定,此项隐患为重大事故隐患。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昌平区应急管理局对该单位作出1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在此提醒广大生产经营者,要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切实保护从业人员的知情权,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有效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应急管理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不断从事故案例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让每一起事故隐患都成为改进工作的宝贵财富。
第四部分强化宣传警示和责任追究,主要对做好宣传警示教育,严肃责任追究作出了具体规定。强调在拓宽宣传手段的同时,对有限空间作业重大事故隐患长期失察、只检查不执法、问题隐患描述避重就轻的,要启动责任倒查机制,按照“谁检查、谁签名、谁负责”依法严肃追责问责。
记者提问
记者:我们都知道,因为季节原因,在夏季很多企业有有限空间作业的需求,请问对于有限空间作业有哪些安全提醒提示?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高云飞:
目前,北京正值夏季,气温较高,有限空间作业频繁,事故发生风险性较大,在此,向有限空间作业企业做三点安全提示。一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要严格落实作业审批和现场监护制度,落实“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要求,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二是增强从业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在高温高湿等条件下,有限空间内极易出现有毒有害物质积聚或含氧量不足,容易发生中毒窒息事故。三是强化现场应急救援处置能力。要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处置流程,配备救援装备,并加强日常应急演练,坚决避免因盲目施救造成事故扩大。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部署,持续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双防一推进”和夜查执法工作,全力防范有限空间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