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8 17:16
近期,有不少货车司机向记者反映,某些网络货运平台的抢单机制存在“漏洞”,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抢单软件在平台间“非法倒卖”订单,以此赚取差价,这不仅给广大货车司机带来沉重负担,也严重扰乱货运市场正常秩序。为深入了解这一情况,记者前往多个物流园区进行走访调查。
“倒卖订单”乱象频出
在北京市昌平区某大型物流园内,记者偶遇焦急找货的李师傅,据他透露,他的货车已在此滞留整整一周。
“你看,这些车排成长队停在这里,司机们因找不到活儿而发愁。现在不仅是运价低的问题,主要是网上的订单根本抢不到。”李师傅指着停车场内的货车无奈地说道。
“我在这里蹲守了7~8天,成天盯着手机看,就是难以抢到合适的订单。而那些‘网络黄牛’却似乎总有源源不断的货源,我们这些老实人只能干着急。”站在李师傅旁边的刘师傅也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遭遇,他每天清晨5时打开货运平台App,眼睛一刻不敢离开手机屏幕,生怕错过新订单,但即便如此,平台上每次货源更新,订单总是瞬间被抢空。
“起初,我以为是自己手速不够快,或是网络不好,后来与其他司机交流后得知,原来是那些使用抢单软件的人将价格高的订单都抢走了,我们这些手动抢单的司机几乎没有机会。”刘师傅说。
记者随后又采访了另一位货车司机王师傅,他同样深受抢单软件的困扰。王师傅告诉记者,他曾在平台上看到一个从上海到广州的订单,运费为8000元,但就在他准备抢单时,货源信息却突然下架了。“当时我就觉得奇怪,订单怎么会这么快就被截胡,后来听同行说,这是因有人使用抢单软件。这种不正当行为,让我们这些真心想要接单的司机备感无力。”王师傅气愤地说。
为验证王师傅的说法,记者加入了一个货车司机交流群。在群内讨论中,许多司机都在抱怨抢单软件的问题。更有司机透露,他曾目睹一些人在多个平台上同时操作,快速抢单后转卖,从中赚取高额差价。
“我身边也有很多人涉足这一领域,他们通常利用技术手段破解平台的抢单机制,再通过外挂软件模拟人工操作,以极快的速度在平台上抢单。一旦成功,他们便将抢到的货源以更高的价格转卖给运输从业者,以此获取高额利润。由于这些外挂软件的抢单速度远超常人,致使货车司机难以抢到优质订单。”货车司机吕平表示,依靠这种不法手段,很多“炒单黄牛”大发横财,并且他们已构建起完整产业链,对公路货运市场的正常秩序造成严重冲击。
平台监管不力
抢单软件泛滥,与部分网络货运平台监管不力密切相关。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市场上充斥着多款所谓“抢单神器”,这些软件大多宣称具备“自动抢单”和“秒速接单”功能。但不容忽视的是,抢单软件背后隐藏的风险和问题同样严重。
首先,使用抢单软件违反网络货运平台规则。平台通常要求司机通过正规渠道接单,禁止使用任何形式的作弊软件。然而,由于监管难度较大,一些平台在应对抢单软件问题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甚至默许其存在。
为此,记者采访了某网络货运平台相关负责人,他明确表示,平台对于抢单软件的问题一直非常重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打击。不过,该负责人也承认,由于这类软件技术不断更新升级,平台监管和打击工作面临很大挑战,目前无法完全根除这一问题。
其次,抢单软件的使用存在安全隐患。这些软件往往需要获取司机个人信息和账户密码,一旦信息泄露,司机的账户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这种利用抢单软件倒卖货运订单的行为,不仅损害货车司机的合法权益,也给公路货运市场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吕平表示,对于运输从业者而言,他们原本就面临运价低、成本高的压力,抢单软件的出现让他们的盈利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很多司机为争夺有限的订单,不得不压低运价,导致整个行业的运价体系被打乱,甚至可能会引发恶性竞争,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同时,这种行为也严重破坏了公路物流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那些遵守规则的司机往往无法获得优质订单,而有些人却能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这使得市场秩序陷入混乱,行业健康发展受到侵害。
“这些抢单软件不仅让我们失去了接单机会,更在无形中增加了运输风险。”货车司机王师傅告诉记者,有些被倒卖的订单存在货物超重、超长等安全隐患,但这些“炒单黄牛”往往忽视这些风险,导致在运输过程中极易发生安全事故,给运输从业者的工作带来极大风险和挑战。
如何肃清行业乱象
近年来,网络货运平台在创新服务模式、降低物流成本、改善消费体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部分平台也存在定价机制不合理、运营规则不公平、生产经营不规范、主体责任不落实等问题。为确保平台合理运作、切实维护货车司机群体合法权益,解决上述乱象已刻不容缓。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汽兄弟副总经理、中汽卡车兄弟俱乐部创始人杨金国表示,针对网络货运平台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政府相关部门亟需加大监管力度,建立统一的强制性标准作为指引,严厉打击利用抢单软件等不正当手段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推动货主、物流企业、平台企业、货车司机之间形成合理的利益链条。另外,网络货运平台也需守住自身底线,进一步完善平台规则和制度,通过技术手段防止抢单软件的使用,加强平台信息审核,确保信息真实有效。同时,平台还应优化收费机制,做到公开透明,保障货车司机合法权益,维护道路货运市场秩序。
“对于网络货运平台而言,想要合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运营和技术能力提升等方面下功夫,保证各方利益不受损害。”物流行业专家孔震指出,目前网络货运平台在盈利模式、定价规则、司机端培训等方面仍处在摸索阶段,这就需要其在依法依规前提下找准发展定位,充分利用技术、人才、资金、渠道、数据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创新引领的关键作用,深入挖掘平台数据价值,构建货运生态,推动“互联网+”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效率方向发展。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彦林认为,从长远发展考虑,网络货运平台应制定与市场现状相匹配的定价机制,不得将责任和压力转嫁给司机和货主。同时,无论是针对B端还是C端,平台都应深化和拓展服务链条,以解决用户在需求场景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提升客户服务体验,真正回归到服务本质。不容忽视的是,在不断优化运营模式,提供多元化服务的过程中,还要确保智慧物流的每一笔交易都在阳光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