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来信丨蒋方亭:我在香港故宫做研究,把故事“新说”给更多人听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孟紫薇 李松林 潘之望 黄品超 胡德成

2024-06-30 13:14 语音播报

热点
进入
香江来信
看更多
+ 订阅

夏日阳光下,坐落在维港海滨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犹如一颗熠熠夺目的明珠。“故事新说——故宫博物院藏明代人物画名品展”第三期的21件精选珍品正在展出。其中,杜堇的《题竹图》、仇英的《职贡图》均为国家一级文物,观众可一饱眼福。身为策展人,《职贡图》和崔子忠的《藏云图》我都很喜欢,前者描绘了边疆部落和少数民族向皇帝进贡的场景,画面丰富优美;后者讲述了李白山中用瓶子“捉云”带回家的故事,奇幻浪漫。

蒋方亭

我叫蒋方亭,2006年毕业于长沙市长郡中学,中学时就是美术小组的成员。大学本科我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中西方美术史,开始接触文物与考古知识。我真正对中国书画产生兴趣是在北京大学读研期间。我跟随老师学习与宗教和文人相关的绘画,开始比较多地接触到中国卷轴画。到香港中文大学读博时,我的研究领域已完全进入中国书画了。

蒋方亭硕士毕业照

之所以选择到香港读博士,是有很多机缘的。从我的履历可看出,我一直在换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在美术领域是顶尖的。北京大学又是全国综合性院校的最高学府之一,我在这里取得硕士学位后,还想换个环境再挑战一下自己。香港是国际化的大都市,中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我可以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中西方最前沿的文化艺术,带给我灵感的碰撞。

蒋方亭博士期间留影

香港中文大学依山傍海,景色优美。在这里读博,全身心投入喜爱的研究,忙碌而幸福。毕业后,我在学校文物馆任博士后研究员,协助和统筹“浮世清音——晚明江南艺术与文化”项目中展览策划与图录编纂等工作,也曾在学校艺术系参与授课。校园有相对纯粹的学术研究氛围,每天打交道最多的就是书本。在这里的学习、工作,为我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坐落在维港海滨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2021年,我机缘巧合了解到新修建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在招聘研究人员。真实完整地保护、负责任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我一直以来想做的事。应聘过程非常顺利,我入职成为一名副研究员,主要承担与中国书画相关的研究与策展工作。

蒋方亭为观众讲解

很多人被《我在故宫修文物》“圈粉”,感动于隔绝浮世的匠人精神。那么,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工作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我所在的部门是研究与策展,研究是基础,策展则涉及多个方面。首先是选题,明确主题后就要和合作机构沟通协商,共同确定展览的清单。之后,我们要为展品撰写文字。每件文物背后的故事,都需要简明扼要地写出来,辅助观众观展。展出结束,相关内容还可能集结成图文出版。此外,我们还承担着很多行政沟通工作。

蒋方亭为观众讲解

看似琐碎的工作,实则需要投入大量心力。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每个展览中的每一件装置、每一种色彩、每一个文字,都浓缩着团队对国宝文物的用心诠释。我们的团队既有来自内地与香港本土的业界精英,也有精通并热爱中国文化的外籍专家。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拥有海外留学或从业经历、见识与才华兼备的优秀年轻人。正是专业背景,赋予了博物馆团队独树一帜的开阔视野。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展示中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是团队的最大优势。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用中英文介绍士兵冰嬉

工作几年来,我愈发感觉到故宫博物院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各自的特色。以书画展览为例,故宫博物院一个最突出的优势就是藏品丰富并成体系,此前举办了众多宏大主题展,内容精彩纷呈。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展品目前主要来自借展,展览侧重以精选展品展示特定主题,对每件展品进行深入解读。就如现在正在展出的明代人物画,我们最初整理的清单就有数百件文物,经双方协商,最终挑选出81套展品,每一件都十分珍贵。明代书画文物材质比较脆弱,展出三个月后,要放回库房休眠与保护。

故事新说——故宫博物院藏明代人物画名品展

由于香港独特的平台,经常会接触到国际观众。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国际化的研究和策展专家团队,是我们学术研究和展览策划的核心力量。因此,我们每一次在策展前后,考虑介绍中华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要考虑通过展览向国际友人宣传和讲好中国故事。例如,我们“故事新说”展之所以选择以中国古代人物画为主题来切入,是因为人物画故事性鲜明,最容易被观众欣赏和接受,也有非常丰富的艺术特色。不论是来自哪里的观众,都能通过展品欣赏古人的生活和思想情趣,感受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魅力。

《职贡图》局部

目前,“故事新说——故宫博物院藏明代人物画名品”展览受到大量观众喜爱。很多书画爱好者远隔千山万水也要专程过来,四期的展览期期不落,从头到尾仔细欣赏。我也会经常从办公室跑下楼到展厅和观众交流。在交流中,我发现在看待一件文物时,观众与我们研究者有不同的视角,观众会发现我们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比如,很多观众好奇仇英的《职贡图》为何是画家基于历史的想象之作,而非完全写实?这也会启发我如何向其他观众阐释。

《三教图》局部

还有,我们第一期展出丁云鹏的《三教图》时,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前来看展。他指出,画里面代表佛、道、儒的三个人中,佛教人物的体量好像较大。通过王院长的提示,我们才想到因为丁云鹏自己是虔诚的佛教徒,题跋也是写的“善男子丁云鹏绘”。所以丁云鹏虽然画了三教结合,但仍会在画中凸显佛教。很多小例子都让我深觉,研究是无止境的。

来港这么多年,策展这份工作以及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平台基本实现了我的人生理想。把自己的研究用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公众呈现出来,让公众理解文物的美和魅力,读懂它们背后的历史和故事,我自己乐在其中,更感觉研究不再“孤独”。平日里,我也和很多女孩子一样喜欢看书、看纪录片、去旅行,每到一处一定要去当地的博物馆看看展览。

7月1日,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7周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向公众免费开放一天。眼下公众观展热情高涨,参观预约已经额满。今年暑期,我们还会推出法国百年时尚——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服饰与珠宝珍藏展览,将展出超300件近代法国服装、珠宝与配饰珍藏。作为策展人,我们会配合进行导览和演讲,期待与更多感兴趣的观众见面。我们在这里等待大家到来!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副研究员 蒋方亭

香江来信

编辑:颉亚珍,王海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