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医科普 | 常用三伏贴敷贴穴位详解
2024-07-02 08:5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三伏贴是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在人体特定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应用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咳喘疾病。

【汤医科普】常用三伏贴敷贴穴位详解

我院使用的三伏贴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的温阳化痰穴贴,基本药物包括炒白芥子、细辛、百部、白芷、醋五味子、冰片。

三伏贴的常用敷贴穴位主要有以下穴位:

【汤医科普】常用三伏贴敷贴穴位详解

01

大椎穴

【定位】

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归经】

督脉,为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穴。

【汤医科普】常用三伏贴敷贴穴位详解

【功效】

1. 退热解表,清热解毒,为全身退热要穴。

2. 振奋阳气,强身健体。

3. 清脑安神。

4. 局部作用:通经活络,行气活血。

【主治】

1. 热病:感冒、恶寒发热、中暑、风疹、荨麻疹。

2. 肺部疾患:咳嗽、气喘、鼻炎。

3. 神志病症:癫痫、小儿惊风。

4. 局部疾病:颈椎病、肩周炎、头痛。

02

天突穴

【定位】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归经】

任脉;为任脉与阴维脉交会穴。

【汤医科普】常用三伏贴敷贴穴位详解

【功效】

1. 宽胸理气。

2. 消痰止咳。

3. 通利咽喉。

【主治】

呼吸系统疾患:哮喘、咳嗽、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咽炎、暴喑、梅核气、胸痛、噎嗝等。

03

膻中穴

【定位】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归经】

任脉;心包募穴,气会。

【汤医科普】常用三伏贴敷贴穴位详解

【功效】

1. 宽胸理气止痛。

2. 止咳平喘。

3. 降逆止呕。

【主治】

1. 呼吸系统疾患:咳嗽、气喘等。

2. 心血管系统疾患:心悸、气短、胸痛等。

3. 消化系统疾患:呕吐、呃逆、胃痛等。

4. 乳房疾患:乳房胀痛、乳痈、产后乳少等。

04

肺俞穴

【定位】

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归经】

足太阳膀胱经,为背俞穴。

【汤医科普】常用三伏贴敷贴穴位详解

【功效】

1. 清热解表、宣理肺气。

2. 养阴润肺,补益肺气,增强免疫。

【主治】

1. 呼吸系统疾患:咳嗽、气喘、咳血、鼻炎等。

2. 皮肤科疾患:皮肤瘙痒、皮疹、湿疹等。

05

膈俞穴

【定位】

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归经】

足太阳膀胱经;为血会。

【汤医科普】常用三伏贴敷贴穴位详解

【功效】

1. 止咳化痰。

2. 养血和营,活血化瘀。

3. 调理脾胃,理气降逆。

【主治】

1. 呼吸系统疾患:咳嗽、气喘等。

2. 血液系统疾患:各种贫血、出血证。

3. 皮肤科疾患:为治疗皮肤病的要穴,痤疮、湿疹、荨麻疹等。

4. 消化系统疾患:胃痛、呕吐、呃逆等。

【汤医科普】常用三伏贴敷贴穴位详解

中西医结合康复科

主治医师

石斐

医学硕士,擅长运用针灸、中药、拔罐、走罐、放血、耳针等方法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膝骨性关节炎、慢性胃炎、便秘、脑血管病后遗症、湿疹、带状疱疹、失眠、焦虑等疾病。

出诊科室:

针灸门诊

出诊时间:

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出诊地点:

北京小汤山医院汤山医馆二层

咨询电话:

010-61789644,18513213637

【汤医科普】常用三伏贴敷贴穴位详解

温馨提示

北京小汤山医院为医保A类定点医院,无需选择定点医院

北京小汤山医院官方微信小程序支持线上预约挂号

【汤医科普】常用三伏贴敷贴穴位详解


作者:

北京小汤山医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