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摄影师周博:与古人仰望同一片长城星空
北京日报 | 记者 陈强 美编 赵凯峰 温辉 赵云龙

2024-07-05 06:48 语音播报


周博,42岁

就职于星联CSVA,在长城上拍摄中国空间站过境轨迹;面向7至14岁学生开办长城观星研学活动

长城之上,夜空之下,周博和同伴们忙着架设望远镜、相机、镜头、三脚架。头顶,星光半明半昧,宇宙深邃无垠。

“30秒、10秒……3、2、1。”倒计时结束,周博马上按住快门,“捉到了!”相机屏幕上,中国空间站留下的清晰轨迹与长城古朴沧桑的敌楼完美同框!

这是2021年10月24日发生在怀柔水长城上的一幕。“拍摄成功后,我们全都振臂欢呼起来,就像小孩一样。”作为星联CSVA联合发起人、星空摄影师,周博去过国内外很多地方拍摄星空,得意之作多得数不过来。可这次在长城上拍摄中国空间站过境轨迹的经历,让他的心久久无法平静。时至今日,周博依然清晰记得当天的很多细节。

那天,他和同伴们通过“天文通”微信小程序查询获悉,中国空间站当晚将从北京上空飞过,且反射太阳光的角度达到最佳,将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可是,到底能不能成功拍到,心里还是没底,“拍摄空间站过境难度很大。摄影师要根据经验随时调整相机参数,精准把握光圈、快门、感光度,确保图像曝光准确,基本上一个晚上只有一到两次拍摄机会,稍稍走神儿就有可能前功尽弃。”那天,他们真的很幸运,入夜后没多久就拍到了理想画面,所以才兴奋得像小孩一样。

为什么要选择去水长城拍摄中国空间站呢?周博说,想送给家乡一份礼物。他今年42岁,出生地怀柔区九渡河镇撞道口村离水长城不远,听家里老人说,这个小山村的村民,大部分都是戍边将士的后代。在周博心中,水长城与星空组合在一起独具美感——长城缠山而起,又寻水而落,古今变迁、星河流转全都交汇于长城之上,置身其中,可以俯仰宇宙、聆听万象,真的非常浪漫。

令记者意想不到的是,周博在成为职业星空摄影师之前,是一位系统集成与安防监控领域的专业工程师,年薪上百万元。辞职,拿起相机转行,到长城之上、大漠深处仰望星空……酷似小说里的情节,就真实地发生在了他身上。5年多时间过去,周博“依然不后悔”,“虽然现在收入没有过去多,可那种探索未知的奇妙感觉是无价的。”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3年前,周博还与北京天文馆合作,在怀柔水长城开办了长城观星研学活动,面向7岁至14岁学生,在山峦之上让孩子们了解长城历史,观测、拍摄满天星斗,至今已有400多人参加。

“很多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看惯了高楼大厦、霓虹灯,却没看到过满天繁星。如果孩子们只能通过照片看星星,那多遗憾!”周博说,长城观星研学活动就是要为孩子们种下一颗热爱历史与天文的“种子”,让他们知过去、探未来。

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这些千古相传的神话故事,承载着中国人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也见证着国人对神秘而又浩瀚的太空的无尽向往。数百年前,在山峦之巅、草原之边,长城戍边将士是否也像今天的周博一样,常常登临山巅仰望星空呢?再过数百年,是否还会出现一群人,在长城之上拍到满意的照片后,振臂欢呼,就像小孩一样?

长城新青年

编辑:赵司尧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