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青年|他们的青春,因长城更精彩
北京日报

2024-07-05 06:56 语音播报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每个80后、90后,都曾在小学课本上读到过这样的句子,稚嫩的心由此播下爱我长城的种子,并从中汲取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精神力量。

过去40年,世界风云激荡,中国飞速发展,读课文的孩子早已成长为各行各业年轻的中坚力量。爱长城、护长城的队伍不断壮大,这一次,我们把目光投向年轻人——

风霜侵蚀,长城保护刻不容缓。他们守护长城本体,既呵护一砖一石,也用科技手段监测和修缮,跟风霜侵蚀比拼速度。

杨秀接过师父的衣钵,成了修长城的资深工匠。遥感测绘技术专家刘飞以科技为“尺”和“眼”,监测长城形变。尚珩和尹达都是考古研究员,一位为长城修缮提供科学依据,另一位则在黑乎乎的植物炭化物中寻宝,还原战士戍边的生活。长城要“修旧如旧”,古建设计师邬博对方案精雕细琢。

这是青年们的勤奋和智慧。

时代变迁,长城脚下新事涌现。他们挖掘长城文脉,让古韵乡愁、山河多娇的长城故事传播更广。

京西深山,戍边将士自娱的燕歌戏亟待抢救,柏峪村党支部书记刘阳带大伙儿建剧场,重新唱响老腔。孙铭是建筑学博士生,为长城脚下的古村落做规划、留文脉。李思鹏返乡创业,守着长城脚下的古栗树,研发栗子果泥、饮品、点心和咖啡。同样返乡工作的还有平谷金海湖的大学生岳莹,他是区里最年轻、学历最高的保护员,用他自己的方式向游客介绍家乡和长城。马来西亚的华人青年阿迪也与长城结下不解之缘,开发研学项目,为孩子们讲好长城故事。

这是青年们的情怀和执着。

历久弥新,长城精神需要精彩诠释。他们弘扬长城精神,让绵延万里的城墙,有了更酷更时尚的形象气质。

今年春节,央美教师孙世前设计的机甲“长城龙”亮相圆明园。游戏策划师白野也把长城和龙的意象结合,游戏者可御风骑龙而行。星空摄影师周博登上长城,定格中国空间站过境的瞬间。尚劲宇工程师则为长城造了一台“时光机”,以超高精度模型细腻地再现长城。年轻姑娘尉舒雅就职于公益慈善基金会,统筹资源创作了长城科普读物。

这是青年们的创意和才华。

他们的青春,因长城更精彩;而古老的长城,也因为有了这些年轻人的守护,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长城新青年

编辑:莫凡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