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小学生参赛,“兰亭杯”书法大赛颁奖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颖

2024-07-06 17:13 语音播报

头版

7月6日,第十三届“兰亭杯”北京中小学生书法大赛颁奖仪式举行。这项持续了13年的赛事,今年吸引了15个国家和地区的1523所中小学校学生参赛。

颁奖活动播撒书法文化的“种子”

颁奖仪式在通州区潞河中学举行,行走在这座古树林立的校园,爬山虎在一座座近代建筑上蜿蜒,百年学府的气息扑面而来。

仁之楼一层图书馆里,获奖学生代表和潞河中学的书法爱好者一起现场泼墨,一笔一画,隶、楷、行、草,颇有章法。

三层的报告厅里,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田伯平为学生们举办书法讲座,播撒着书法文化的“种子”。

“本届参赛作品水平高,风格多样、取法宽泛,还有的别出心裁,有的使用彩色宣纸,有的采取拼接技法,有的大字小字结合,创意无限。”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窦志强点评了学生们的获奖作品,对学生们在笔墨之外的创意表示了肯定,也提醒广大中小学生立足传统,传承文字背后的文化。

孩子们与书法的故事多

今年的“兰亭杯”大赛共评选出一等奖100名,二等奖200名,三等奖300名,优秀奖600名,另设港澳台及外籍青少年参赛作品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有获奖的喜悦、有落榜的失落,这么多年坚持写下来,是‘兰亭杯’让我对书法更加热爱和执着,我会继续写下去。”来自北京小学的郭天依与“兰亭杯”同龄,她从6岁学习书法,7岁开始参赛,一年不落,与“兰亭杯”一起见证了彼此的进步成长。

“书法对我而言,是一种对耐力和心智的磨练,我的参赛作品是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写了4个多小时,全神贯注,一笔不慎都可能毁了整幅作品。”来自北京教科院大兴实验小学的解依辰告诉记者,在书法的一笔一画中,她学会了坚持,也更加的沉稳、自信。

“小学二年级时,我第一次接触毛笔,姑妈握着我的手,一点一点用毛笔推下去,给我的感觉非常奇特,从那以后我开始学习书法,并喜欢上书法。”来自中国香港的高一学生徐正彤,今年的参赛作品是《少年中国说》,这已是他第二年获得一等奖了。

大赛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兰亭杯”共征集到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1523所中小学校的3.4万多幅作品。参赛作品体现出青少年代代相传的责任与使命,生生不息的青春与梦想,表达了中小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持续13年为孩子筑梦“兰亭”

“兰亭杯”是一项持续了13年的中小学生书法赛事,自2012年以来,已有18个国家和地区中小学生参赛,参赛作品超过33万幅。大赛始终坚持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大力推动中小学书法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亲近中华经典,增强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传承,滋养民族精神根脉不断贡献力量。

今年的“兰亭杯”北京中小学生书法大赛由团市委、市教委、市政协教卫体和文化文史委员会、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侨联、市关工委等单位联合主办,北京日报社、北京晚报、北京青年艺术发展促进会协办,北京青少年服务中心、北京书法家协会、潞河中学承办。

时值新中国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五四运动”105周年,今年的大赛于1月启动,以“强国担使命 奋斗书华章”为主题,面向北京、天津、河北、香港、澳门以及海外的中小学生征集作品,仅在北京地区就有820所小学、421所中学参与,分别占到中小学的近九成和超过三分之二,已经成为已成为广受青少年关注的品牌文化活动。

据悉,本届大赛优秀作品已于4月28日在首都博物馆二、三层圆厅展出,展览将持续至7月31日,后续还将在部分中小学校开展巡展。

市政协供图


编辑:王雯淼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