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东城这么干→
2024-07-08 17:49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蓬勃发展,数字经济领域头部企业集聚,数字技术助力文旅消费场景创新升级……记者近日从东城区经信局获悉,东城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进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激活数字经济产业动能,推动数字赋能实体经济,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科技回归都市”发展态势强劲,推动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实现新跨越。

2024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正在召开,东城区在北京数字经济体验周启动大会上通过视频形式介绍东城数字经济特点,推介数字消费场景,吸引市民体验数字东城。

数字经济工作有序推进。在打造产业组团方面,8个产业组团中,航星园、歌华青龙、金隅环贸、永外等组团着力打造高辨识度的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同时,组团内的天翼云、中文在线、昆仑万维、智慧足迹等4家企业获评北京市数字经济标杆企业

航星园。

歌华大厦。

标杆企业引领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东城区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不断增长,成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联盟、东城区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元宇宙产业联盟,打造政企合作云服务项目“紫金云”,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硅巷”建设全面提速,东城数字科技大厦开工,永外城数字科技产业园开园,促进数字经济领域头部企业集聚。国网数科、煜邦电力入驻,昆仑万维、中文在线人工智能大模型获批,蘑菇车联获评“独角兽”,为“科技回归都市”注入新动力。

永外城数字科技产业园。

昆仑万维。

蘑菇车联。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东城区培育“文化+科技”产业集群,高标准建设东城园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中轴线文化遗产高新视听与数字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系统研发及应用”等一批重点文化科技融合项目落地。以数字技术助力文旅消费场景创新升级,打造的“故宫以东”城市文化互动平台,入选文旅部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上云用数赋智”优秀解决方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宇宙空间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完工,积极培育数字消费新业态。

此外,东城区印发《东城区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5年)》,搭建“7+1+N”智慧城市建设体系,从顶层设计方面加强规划引领。

如何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动力引擎作用,增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韧性?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给出了答案:“在全市布局数字经济‘一区一品’新格局中,要进一步确立东城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方向、关键技术和品牌特色。”

东城区以激活产业空间为突破口,借助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大、研发水平高的一流企业入驻。完善“紫金云”运行机制,支持传统龙头企业云化、平台化、智能化发展。整合青龙胡同周边、金隅环贸中心E座等空间资源,加快“硅巷”建设,打造专业化科技企业孵化器,集聚发展以人工智能为重点的新业态,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

加快推进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一企一策”等扶持措施,对高成长或高潜力企业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和帮助,鼓励企业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抢抓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数字产业发展重大机遇,谋划布局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建设,推动东城区数字经济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东城区积极培育数字创意、动漫游戏、网络娱乐、数字阅读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以拥有核心优势的具有示范性的龙头企业为引领,建成活跃有序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打造东城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培育壮大新型产业融合业态,以数字化为载体,打通各产业上下游供需渠道,推动数字技术商业转化应用效能,促进区域经济整体提升。结合北京市2024年智慧城市建设重点任务,夯实信息化基础设施,围绕城市管理、政务服务、社会治理、民生保障、教育服务等重点领域开展应用场景建设。

据统计,2023年,东城区共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以上单位300余家,全年累计实现数字经济收入超3000亿元。其中,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和数字产品制造业收入规模与上年相比呈增长趋势。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主动发声,统筹推进数字经济高水平高标准发展,不断呈现核心区活力迸发的崭新气象。

文字:付敖蕾

图片:2024年北京数字经济体验周


作者:

北京东城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