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大明王朝的前尘往事!系列专题片《大明风华》今晚开始播出
2024-07-10 21:2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两百余载王朝兴衰,为世界留下无可替代的文化遗产。

从落魄布衣到洪武大帝,他戡定群雄,考礼定乐,演绎传奇人生。

揭秘大明王朝的前尘往事,品读纷繁历史,回望多彩盛世华章。

由昌平区融媒体中心推出的系列专题片《大明风华》,7月10日起,每周三在昌平电视台《古今昌平》栏目以及北京昌平客户端同步播出,今晚播出第一集——定国。

雄峙岭北,重峦叠嶂。环山之内川原开阔,这是北京北部的昌平天寿山麓,古人理想中的“龙脉”之地。

0902e2814a0c35d6974261089cf1a18a.jpg

总面积约八十平方公里的陵区里,埋葬着明朝十三位皇帝和他们的后妃。明王朝落幕380年后,当人们走进明十三陵这处世界文化遗产,历史的碎片重新拼接,大明的盛世图卷再次徐徐展开……

1328年秋天,濠州钟离县东乡的农民朱五四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他的妻子陈氏刚刚诞下了一名男婴,担忧的是,家里很穷,不知能不能养活这个孩子。男婴取名叫朱重八,就是日后大明王朝的开创者——朱元璋。

9733a169937a71425a03abf983f74c24.jpg

朱元璋十三岁的时候还给地主家放牛。一次下雨,他们就避雨,雨停了之后天色也晚了,大家都饿了,这时朱元璋出了一个主意,把牛杀了烤肉吃,解决了大家饿肚子的问题,由此也可看出朱元璋从小就是一个有主意且敢担当的人。

305eae096f01447ed4371b1d744a541d.jpg

1344年,江淮一带发生旱灾、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大哥相继离世,其他兄弟各奔东西,朱元璋在邻居汪大娘的帮助下,进了皇觉寺当了和尚,总算有口饭吃。

be07b5eab5ab833ed6da6b7c9fcf5060.jpg

但是后来随着荒年,寺里边的粮食也不够吃了,住持就打发这些和尚们到各地去云游化缘,朱元璋就走出去了。

b8661be0117c0155b60a9ce067b3e4b5.jpg

当时元朝的统治已岌岌可危,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在流浪的日子里,朱元璋迅速掌握风土人情,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漂泊三年后,朱元璋回到了皇觉寺。

1e397e3923dfca4505886c32d3e83b35.jpg

二十五岁这一年,朱元璋在童年伙伴汤和劝说下,参加了红巾军郭子兴的起义队伍,并凭借过人的实力很快得到了郭子兴的器重。后来,郭子兴病故,其他首领先后战死,朱元璋摇身一变成为了这支部队的主帅。

1356年,朱元璋率兵攻占集庆,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在群雄并起的时期,朱元璋四面受敌,但他利用各势力之间的矛盾,采取“高筑墙、广集粮、缓称王”策略,积蓄力量。

6c898099fc408cba4f1c9002003da4d5.jpg

有一个汉王陈友谅,还有一个势力叫张士诚,朱元璋要想发展,夺取天下,首先这两个势力要解决。他重金聘请了宋濂、刘基这些有学识的知识分子加入到自己的阵营。

1ae42ee230b3bfbb24c9f2725ab6bb60.jpg

在刘基的建议下,朱元璋决定率先攻打陈友谅,部下郭兴献出良策。《明史》记载:“战于鄱阳,陈友谅连巨舰以进,我师屡却,兴献计以火攻之,友谅死”。

3be5f3582f830f8ae4168449e733bf12.jpg

当时陈友谅水师非常强大,朱元璋的船小,一开始也节节败退,但实际上也是诱敌深入。后来他突然派出一支奇兵——火攻,然后就把陈友谅的军队给打败了,接着朱元璋就把张士诚又给剿灭了。

a22ea58564a514d4874c2e5e1735476c.jpg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明军一路北上直取元大都,元顺帝出城北逃,彻底结束了元朝在中原的统治。

9336b963794e9c1b17c945c6b3be1f59.jpg
b5b572db182c0485329b88d6893ea517.jpg

“陈纲立纪,救济斯民”。明代初期,朱元璋兴修水利、丈量土地、修订法律、重开科举,明朝经济得到蓬勃发展。同时,他还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严惩贪官污吏,在官吏制度、国家机构设置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国方略。

f3617d1d144cbc7b780c61b19bb12538.jpg

朱元璋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大诰》,警告他们,虽然我给你们铁券了,免一死免两死,但是如果你们不遵守照样要处罚。普通的官员也是,贪污六十两白银,那就会“剥皮实草”,就把皮剥了,里边搁上草,警示官员不能犯法。

115fe37293479e9cdf225a695094dccf.jpg

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制度,罢设丞相,提高六部的地位,实行三司分治地方,将权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朱元璋制定的各种法律制度,对巩固明初政权、推动生产力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奠定了明代的基本制度,甚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f3478dfca0bdf89ee8d4adf581f0f0bb.jpg

清康熙皇帝,特别在明孝陵——朱元璋的陵墓立一块碑,写着“治隆唐宋”,就说他的治理比唐朝宋朝还要好,而且清朝好多的制度,可以说清承明制,很多地方都沿用了明朝的制度。

dd37614e06478cd021dc4fe14fb8c21e.jpg

1398年,朱元璋病逝,庙号太祖,葬于明孝陵,布衣天子的传奇一生落下了帷幕。

41462341a63770338fee6e6f9e9eee6e.png

朱元璋早年立嫡长子朱标为太子,然朱标早逝,《明史》记载朱元璋遗诏:“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朱标之子朱允炆继皇位。然而,遗诏中还有“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的命令。简单的九个字,却蕴含了皇位传承背后的危机四伏,暗流涌动……

4013a40f08574307d173094069b8200b.jpg

想要了解更多大明的历史和文化,敬请期待2024明文化论坛~

d9d70506934ce062ba9b43558f5a8623.png

图文来源:北京昌平微信公众号、李映璇


1118378784587905.jpg

作者:

北京昌平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