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1 13:15
成年人来场户外聚会,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办起生日派对……今年夏天,讲求随性和氛围感的露营成为不少都市人社交的新选择。一席草坪,一顶帐篷、一桌餐食,甚至仅仅是一张野餐垫,就能支撑起一方小小的“会客厅”。
现象:“约帐篷”成新流行
中午11时,在奥森公园北园新开放的露营区里,星星点点的帐篷、天幕在草地上错落排开。帐篷边的折叠桌椅上摆放着熟食、水果、饮料、便当。大朋友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畅快地说笑,小朋友们则在周围随意奔跑……
探因:便捷好玩又治愈
相较于传统的室内聚会,露营不仅更加便捷,而且可玩性和治愈感也更强。露营式社交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更多年轻人的青睐。
随着露营式社交不断升温,露营的装备和玩法也不断升级。从注重氛围感的精致化露营,到做“减法”的轻量化露营,或是选择配套成熟的露营基地,露营的方式也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
爱张罗的子涵很喜欢组织氛围感满满的精致露营活动。“我们会提前在群里商量好大家各自带的东西,男生通常会负责准备饮品酒水。女生会带野餐垫,现成的瑞士卷、水果,好加工的半成品等等。”
作为发起人,子涵每次露营带的东西都是最多最全的,她的车的后备箱总是被塞得满满当当。像帐篷、天幕、桌椅、卡式炉、气罐都是现成放在家里,随用随取。夏天,子涵会装上保冷箱、冰桶。她一般会在露营前一天预订烧烤和火锅食材,并在当天现取。子涵的妈妈会准备些东北特色的蒸饺、肉皮冻、丸子、锅包肉等,让她带去给朋友们尝尝。
子涵还会带上氛围感十足的道具,氛围灯、音响都是必备的“神器”。在音乐的感染下,大家很快就能融入到露营的氛围中来。她还特意从网上订购了牛皮纸,到货后自己组装成大、中、小号的野餐盒,将不同食材分别放入,再配上好看的水果篮、周边美美的自然风光,拍照特别出片。
还有部分露营爱好者会尝试降低快乐门槛,通过轻量化露营,追求“说走就走”的自由与随性,露营设备的数量和重量也在不断压缩。
张致格的露营装备只有快开式帐篷、蛋卷桌、折叠椅和野餐垫,所有装备加起来价格不过几百元。“约上三五好友,选一处一天可以往返的草坪或河边,就可以真切地体验到与朋友一起露营的随意和快乐,带上点水果,饿了渴了点些外卖,吃喝就都解决了。”
在张致格看来,露营的场地、装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在一起。“轻量化露营也是种生活态度的体现,让人可以放下生活的重担,以更加轻松、自由的心态探索世界,更加专注于朋友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享受难得的相聚时光。”
近郊的露营营地因其便利和完善的设施,越来越受到有聚会需求的年轻人和亲子家庭的喜爱。吴漾一家就和朋友家庭一起,打卡了怀柔、平谷、延庆等多个京郊露营营地。
露营营地里不仅可以提供帐篷和房车住宿,还有一系列体验项目,比如沉浸式剧本杀、露天音乐会、飞盘互动等等。吴漾介绍,有的亲子友好营地周边可以溯溪,有的园区里有蹦床、淘气堡,可以喂小动物、钓鱼钓小螃蟹,还可以水果采摘……孩子们在营地里可以尽情玩耍,有趣好玩还不“费妈”。
营地里还有现成的咖啡厅和餐饮设施,或是提供烧烤炉架。傍晚时分,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吃食,还能溜达到邻居的天幕旁,分享露营感受,聊聊孩子的趣事,下次还能约着一起露营。
声音:“帐篷经济” 还要抓好细节
露营拉动的“帐篷经济”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在社交平台上,各种关于露营的介绍让人心生向往,可有的露营地实际体验感并不如想象的那般。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魏翔认为,现在的露营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被贴上了社交标签。如今的露营聚集了具有相同价值观和爱好的人们,比如爱飞盘、爱做饭、爱唱歌的,传统旅游企业和服务企业在转型升级时,要转变观念,从仅注重旅游的条件环境和硬件设施,转向更加重视提供专业性的工具和社群型服务,这样也能够提升露营活动的质量和吸引力。另一方面,消费者在筛选露营活动时,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多了解、多观察、多做攻略,再决定是否参与进来,避免踩坑。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