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2 22:33
在7月12日应急管理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司长徐宪彪介绍,经气象和水文部门预测分析,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后,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东部地区降雨总体偏多,区域性和阶段性洪涝灾害比较明显,未来淮河流域、松辽流域、海河流域和黄河中下游均有可能出现较重汛情。
发布会介绍,今年上半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3238.1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322人,紧急转移安置85.6万人次,倒塌房屋2.3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3172.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931.6亿元。其中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强降雨过程比较频繁,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降雨较常年明显偏多,长江、珠江以及太湖累计发生了14次编号洪水,局地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少数堤防、水库出现重大险情。
徐宪彪介绍,面对严峻灾情,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突出强化部署调度、预警转移、抢险救援、对地方支持保障等工作。国家防总先后35次启动和调整防汛抗旱应急响应,其中针对湖南、广东等7省份启动了三级应急响应,派出39个工作组、专家组赴一线协助指导。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投入7.9万人次、营救疏散群众3.3万人次,组织协调中国安能等专业力量和社会应急力量3.6万人次参与抢险救援。
暴雨洪涝灾害造成了大批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关于如何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应急管理部救灾司司长陈胜表示,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应急管理部突出关口前移,预判启动救灾应急响应,并着眼灾区需求,会同财政部预拨3批次生活救助方向中央救灾资金6.48亿元,会同国家粮储局调拨9批次22万件中央救灾物资,多次启动应急物资政社协同保障机制,协调发放大量食品、生活用品等多样化物资。同时组派多个核查组、指导组、专家组,深入灾区一线实地查看灾情,紧盯集中安置点管理服务,指导有序组织物资发放和服务协调,努力保障受灾群众食宿等基本生活,并且提供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不断提升保障条件和水平。
“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以后,未来的降雨和前一阶段的降雨可能有比较大的变化,一是降雨强度比较大,再一个是影响范围比较广,另外持续时间会比较长。”徐宪彪说,未来一段时间,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将把流域性的洪水防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更加突出防汛薄弱环节的防范应对,特别是中小河流洪水、中小水库、山洪地质灾害和城乡内涝。“当前长江中下游和两湖地区高水位巡查防守压力不减,华北、黄淮等地旱涝转换的风险增大,防汛抢险救灾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我们将继续强化各项责任措施,全力做好防汛抗旱防台风各项工作。”
发布会还介绍了上半年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有关情况。据统计,上半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保持“双下降”,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9229起、死亡8507人,同比分别下降26.2%、19.3%,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呈现“稳中向好”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