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交小演奏家登台演经典,音乐美育让孩子们受益终身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高倩

2024-07-17 08:31 语音播报

文娱

舞台上场口打开,穿着黑色礼服的小演奏家们探出身子,带着一点犹疑走到了自己的谱台前,他们当中,年纪大的看起来不过十几岁,年纪更小些的还不及大孩子的肩膀高,稚嫩的模样唤起了全场善意的掌声。7月15日晚,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乐团登台北京音乐厅,带来了一场名为“音律童年”的汇报演出,指挥家刘峥与小首席轻轻握手,音乐会在莫扎特《G大调第十三弦乐小乐曲》的轻扬乐思中开启。

国之骄子/供图

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乐团是中国交响乐团艺术培训中心面向社会推出的第一支青少年管弦乐团,成立于2021年1月,第一批150余位乐团成员从上千位报名者中择优录取,具有一定的乐器演奏水平。几年来,乐团已在北京音乐厅、武汉琴台音乐厅等剧场举行过多场演出。目前,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乐团下设少年管弦乐团、少年弦乐团、少年管乐团,成员不断更迭纳新,最小的孩子约有8岁,最大的已有18岁。

“把年龄跨度很大的孩子们聚在一起演奏,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刘峥说。他会对小朋友们给予足够的关心和鼓励,但年龄不是放松要求的借口,“在一支乐团里,音乐是唯一的标准。”这场音乐会选择的曲目难度不低,上半场,少年弦乐团演奏的莫扎特作品是古典音乐的基础经典,电影《加勒比海盗》配乐则在声部配合中展现出了许多趣味,少年管乐团演绎的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第四乐章虽经过了改编,但仍有很强的交响性;下半场,少年管弦乐团带来了德沃夏克《第八交响曲》,篇幅完整,明朗愉悦。

国之骄子/供图

坦诚来说,孩子们的表现不算完美无瑕,很多段落称得上稚嫩,但他们的演奏胜在真诚。17岁的付芮萤、15岁的张耕分别担任少年管弦乐团的首席和副首席,在团里有些“年头”,每周4个小时的集体排练和多次登台演出的经历,锤炼的不只是他们的专业水准,更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改变。“从前,我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和乐团的同学们交流多了,现在我更能敞开自己,变得更大方了。”付芮萤说。张耕俨然是小大人,主动把引导更小乐手的责任感担在了肩上:“我们要做好带头作用,既要向小朋友们分享自己的方法和理解,也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带动整个乐团的进步提升。”

国之骄子/供图

7月16日,中国交响乐团打造的另一支青少年团体、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及女子合唱团的孩子们踏上中央歌剧院的舞台,上演了“夏日童韵”童声合唱音乐会。无论交响乐还是合唱,身处集体中,孩子们的收获已不只是音乐本身。“音乐是合作的艺术,我相信亲身的学习和演奏一定会打开孩子们的视野。”刘峥说,“对艺术的追求,将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


编辑:高倩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