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8 11:53
在电动自行车的电池上装上智能芯片,居民骑车进出小区时大门就会自动打开;如果有人想拎着电池进入楼内,系统会第一时间发现并做出提醒。近日,顺义区胜利街道永欣嘉园社区的“电动自行车电子围栏”系统建成投用,社区的300多辆电动自行车都装上了这种智能芯片。
在社区活动广场,车主燕芬通过扫描二维码完成了车主及车辆信息登记。工作人员审核后,现场在她的电动自行车电池上粘贴了电子RFID码,还送了她一个带二维码的钥匙扣,这样就完成了一整套电动自行车的赋码流程。
永欣嘉园社区书记赵莉介绍,社区内共有电动自行车350辆。为了排除电动自行车进楼充电的隐患,社区没少下功夫。除了一轮轮的宣传,社区还组织过多次夜间巡查,但效果并不完全理想。仍有个别人会把电池卸下来带进楼内充电,而电梯阻车器对卸下来的电池起不到阻拦作用。
“现在,我们在各楼的楼道和电梯内安装了电子围栏传感器,赋码完成的电池或电动自行车进楼后,传感器会自动将报警信息发送到车主手机上,同时把信息同步发给含有居委会、物业包楼人员、街道安全科包片人员、社区警务人员在内的社区管理群内。值班人员接到信息后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制止车主拎电池入户充电的行为。”赵莉说。
北京中警城际社会安全防范技术研究院副总经理孙志刚介绍,在给小区加装“电子围栏”前,他了解到居民在楼下停车、充电有电池被盗的顾虑,所以项目设计时用到了两块芯片:一块贴在电池上,另一块芯片做成了方便携带的钥匙扣。车主骑车时,两块芯片在一起,这个组合能够触发小区大门门禁自动开启,为车辆进出小区提供方便。而车主拔下钥匙回家后,两块芯片分离,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挪动车辆或电池,信息便会第一时间发送给物业和车主,同时触发小区里安装的报警器,保安可以第一时间采取措施,确保车辆和电池安全。
“7月13日,‘电子围栏’系统在小区内安装完毕,这几天我们在陆续为居民的电动自行车安装芯片。截至目前,通过系统报警,我们已发现入户充电行为5次,均第一时间进行了处置。”赵莉说。
“疏堵结合才是治理电动车违规充电的根本方法。无论怎样提高技防手段,解决居民的充电需求仍是根本前提。”赵莉说,小区现有充电车棚3处,共100个充电端口,还有30个充电柜,基本可以保证居民的室外充电需求。社区下一步计划根据居民电动自行车增加的实际情况,再增设一处充电车棚和两组充电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