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常见肠胃病中医防治有良方
2024-07-18 13:0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夏季是胃部疾病高发期。夏日天气炎热,令人酷暑难耐,不少人躲在空调房间里,大快朵颐生冷食物,一时的爽快,却容易冻到肠胃,出现恶心、反酸、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张家口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中医师贾子亮提醒市民,在享受清凉时一定要注意适量,免得夏季肠胃病找上你。

贾子亮医生在接诊中发现,很多患者有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一些人在长时间在户外后,大汗淋漓地回到家,马上就来块冰西瓜。殊不知,体质稍弱者的脾胃难以适应冰镇食品,很容易造成消化道血管收缩,致使胃壁黏膜呈缺血状态,影响消化功能,从而引发胃痛、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症状。一些人外出归来或锻炼出汗后,为尽快消汗除热,喜欢钻进空调房“快速冷却”。实际上身体从热环境猛然进入冷环境时,热冷变化的刺激会使血液中的化学成分组胺增多,胃酸分泌大量增加,容易引起胃肠痉挛。

贾子亮医生表示,要调理肠胃病,首先要从生活习惯入手。中医讲究“治未病”,即预防疾病的发生。保持规律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是预防肠胃病的基础。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情也至关重要,因为情绪的不稳定会直接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

在治疗方面,中医注重整体调理。针对肠胃病患者,中医会采用健脾和胃、清热燥湿、活血化瘀等方法来调理身体。例如,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党参等,它们能够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溃疡面的愈合。此外,像复方黄连素、藿香正气等中成药,也能帮助减轻呕吐、腹泻的一些症状。夏季出现肠胃病症状,自行用药2-3天后,如果症状没有明显的缓解,建议到医院进一步评估治疗。

除了中药治疗,中医还推荐一些饮食来辅助调理肠胃病。如姜糖水,具有增进食欲、镇吐、活血驱寒等功效。红枣大米粥,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心经,可以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大米性平,味甘,归脾、胃、肺经,可以补中益气、养胃滋阴。

同时,保持适度的运动也很重要,中医讲“脾主肌肉”,适当锻炼可以增强脾胃功能,祛湿通络,促进气血流通,对预防肠胃病也有积极的意义。

(河山新闻记者 陈嘉 通讯员 闫旭阁)

编辑:张燕梅


作者:

河山新闻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