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8 13:17
7月17日,“北京市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实践基地”“北京市学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启动仪式在北京互联网法院举办。“两个基地”将通过现场实践教学、标准化网络素养课程等方式,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的网络素养教育。
根据基地建设方案,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联合北京互联网法院开设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体验区,通过在线诉讼体验、庭审观摩、模拟法庭、法律“剧本杀”等多种形式开展现场实践教学。同时,围绕网络道德意识形成、网络法治观念培养、网络使用能力建设、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等主题打造“首互未来·e堂课”标准化网络素养课程,为大中小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等提供专业化、菜单式、定制化服务。
此外,基地还将结合各区的网络素养教育现状和实际需求,制定网络素养教育推广计划,努力实现网络素养教育优势资源在北京市的全覆盖,并辐射京津冀地区。
会上还发布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指南》。在该书中,北京互联网法院基于涉网未成年人案件的审判实践,以生动简明的漫画、案例形式以案释法,并根据案件中总结出的家长和未成年人容易出现的用网困惑编写问答。
运用数字技术设计的贴近未成年人的数字法官“小未”也于当天上线。未来,“小未”可以协助法官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带领未成年人参观网络素养教育实践基地,并为当事人提供诉讼服务指引。
市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李军锋表示,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建设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实践基地、“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是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探索,有利于推动育人资源的整合、优质力量的融合、社会功能的聚合。
市委网信办副主任王飞说,北京互联网法院挂牌“两个基地”,为更好地提升首都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发挥网络作用助力“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载体平台。
市高法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庭长李洛云说,两个基地建设是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和网络素养教育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
北京互联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姜颖表示,北京互联网法院将坚持“特殊、优先、双向、全面”的新时代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理念,全面推进涉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为青少年在网络空间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