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研所儿医说|夏日出汗多,皮肤“花斑”需警惕
2024-07-19 18:5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进入夏季,门诊中经常有家长说,“大夫,我家孩子身上突然长了很多斑,不疼不痒的,这是什么皮肤病?”在夏季,这些颜色和外观都不一样的多发性斑疹、斑片和薄斑块皮损,都属于皮肤科的一个常见疾病,叫做“花斑癣”,俗称“汗斑”。

【儿研所儿医说】夏日出汗多,皮肤“花斑”需警惕 【儿研所儿医说】夏日出汗多,皮肤“花斑”需警惕 【儿研所儿医说】夏日出汗多,皮肤“花斑”需警惕

花斑癣的临床表现

 

【儿研所儿医说】夏日出汗多,皮肤“花斑”需警惕 【儿研所儿医说】夏日出汗多,皮肤“花斑”需警惕

马拉色菌的免疫荧光镜检和KOH直接镜检

 

花斑癣顾名思义就是像“花斑”一样的癣,它是一种浅表真菌皮肤感染,多发于青少年和成年人,但也可见于儿童与婴儿,其致病微生物是马拉色菌属腐生嗜脂性酵母菌,马拉色菌是皮肤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一些特殊原因会造成马拉色菌从酵母细胞型转化为菌丝型,从而致病,出现皮损。

 

花斑癣的“花”样颜色不一,形状可大可小,有点状斑疹,也有指甲盖那么大的边缘清晰的斑片还有不规则的大片形状的斑块。花斑癣在躯体上的分布反映了酵母菌的营养需求,上半身的皮脂腺分泌更旺盛,马拉色菌有嗜脂性,所以发病部位比较集中于上半身,发生花斑癣的部分皮肤会有色素的减退发白,或者色素加深及发红,因此造成皮损颜色多样。

 

花斑癣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常见的诱因包括:空气潮湿、闷热,多汗症,外用皮肤油剂,清洁不足等等,另外还有遗传易感性,部分患者有家族史。还有免疫受抑制的人群以及免疫抑制剂使用均可能增加花斑癣的感染率。值得注意的是,花斑癣虽然由真菌感染引起,但不会在人和人之间传染。

 

花斑癣可以通过临床特征以及真菌学检验结果来明确诊断,临床上需要与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白色糠疹,甚至是白癜风等皮肤疾病进行鉴别,家长发现孩子身上出现这些不一样的“花斑”最好及时前往专科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在花斑癣的治疗上,主要以抗真菌治疗为主,首选外用抗真菌药膏,严重患者可以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但是治疗完成之后,色素沉着或者色素减退通常会持续数周或数月,患者们不必过度担忧,皮肤会逐渐恢复正常颜色。

 

如何预防花斑癣呢?通常建议患者保持皮肤清洁,避免长期暴露于高温潮湿的环境,避免过度出汗,及时洗澡,不要涂抹过多油性身体乳遵医嘱用药,以确保彻底治愈。

 

文、摄 | 蒋丽潇

编辑 | 宣传中心 郝洁


作者:

首都儿科研究所官方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