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荐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意蕴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辛鸣

2024-07-22 08:49 语音播报

学习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经过十余年的蹄疾步稳与坚毅前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从“全面深化改革”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一词之增,意蕴丰富,境界日新,既体现着改革决心与意志、改革方向与方式的一以贯之,又反映出改革原则与经验、改革内容与重点的与时俱进。认真领会“进一步”所蕴含的新时代意蕴,对于我们更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很有意义的。

“进一步”意味着更高水平的全面深化改革

“进一步”是站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基础上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经过十余年来的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宣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独特优势,为当代中国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余年的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从推进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到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从具体而鲜活的摸着石头过河到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也正是有了这样的高起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进一步”意味着崭新内涵的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十余年,我们先后实施了2000多个改革方案,涉及衣、食、住、行等各个环节,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这些改革深刻改变中国、深刻影响世界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改革的方式、路径、形态乃至改革本身。日趋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带来的人民群众新期待,等等,都对今日中国的改革提出新的要求。

就国内改革发展来看,我国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需要依靠新的改革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社会发展面临人口老龄化、消除贫困、保障人民健康等多方面挑战,需要依靠新的改革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发展需要依靠新的改革来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国防安全等风险压力不断增加,需要依靠新的改革来保障国家安全,等等。就国际发展环境来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站在了十字路口,世界范围内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逆流”,一些国家想实行“脱钩断链”,构筑“小院高墙”,逆历史潮流而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有为的担当为变化中的世界注入正能量,为不确定的世界赋予确定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充分表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重点、方式、方法的新变化。

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我们讲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我们不仅要对改革开放前的旧体制、旧模式继续进行彻底的改革,还要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够科学、不够公正的体制模式、行为习惯进行再改革,这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进一步”意味着更高要求的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要有根本遵循,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也总结出了宝贵经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提出了“六个坚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

改革从来不是为改革而改革,改革也不能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始终把握住改革的大原则、大方向、总目标,才会有真正的“进一步”。我们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要明确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一切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旨归都是为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要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要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要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概而言之,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所以,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绝对不能动摇。

“进一步”意味着更加注重突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指向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贯通起来作为全会主题,使得全面深化改革更有针对性,重点更突出,这就是以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评价改革绩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创造性地提出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这一系列重要论断充分表明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的认识更全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规律的认识更深刻、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路线图与时间表更清晰。

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依赖于对制度对象与任务的把握,对制度对象与任务的认知越深刻,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越有效。正因为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更加有针对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七个聚焦”: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按照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特征进行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构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编辑:丁梓欣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