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长城”征文作品|我在长城边长大
北京晚报

2024-07-25 12:59 语音播报


我生长在长城脚下,长城就在我的身边。

我所在的北京市密云区新城子镇,是一个被长城三面包围、长城公里数最多的镇。域内明长城从南到北总长度43.88公里,形状呈“つ”形分布在镇域的北部、东部和南部。共有大小敌楼144座,烟墩烽火台13座,山险隘口16处,水陆关口4处。著名的“天梯”“天桥”“仙女楼”“望京楼”均坐落在镇域西北部的长城上。

望京楼 新华社

我所在的村子在古代就是一座营城,村子四周都是城墙,小时候我经常和伙伴们在城墙上奔跑玩耍。走出村子可以望见北面的长城,走上几里路就可以登上长城。

小时候有段时间,到了开春的时候,村民们背上背篓子挎着篮子,爬山越岭来到古长城两边的山坡上采集野菜。站在长城上遥看一面面山坡,人体晃动,树枝摇曳,如同满坡桑树爬满了春蚕,正在蚕食那些鲜嫩的桑叶。当时我只有十四五岁,跟随着大人上山采集野菜。野菜多的时候,到了中午就采集够了,野菜少的时候到傍晚采满一背篓子。中午带着干粮和水的人坐在长城边吃起了干粮,那些干粮就是菜饽饽或是红薯。没带干粮的人,躺倒在古长城下或是树荫下迷糊着了。除了采集野菜,还可以在长城两边的山坡上刨药材、打柴,虽然收入不高,大小也是个进项。

生于斯长于斯的我,爱上了长城和山上的花草树木,投入了自己炽烈的情感和满腔的热情,为长城写下许多赞美的诗篇,挖掘和书写一种不朽的长城魂!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我多次攀登长城。

今年三月份,我徒步攀登司马台长城。司马台长城东段共有16座敌楼,目前只开发了10座供游客攀登。第一座敌楼地理位置最低,由此往东攀登一步比一步高,一步比一步险。看到长城,我的身心立刻愉悦起来,增添了豪情和勇气,攀登起来毫不发怵。在同行爬长城游客中,有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一个六岁小男孩。小男孩的毅力又激发了我的勇气和斗志,我爬到了第十座敌楼,在那里拍照返回。

今年四月三日,我又去攀登金山岭长城。金山岭长城东线目前只限到达最高处的五眼楼,再往东还有五座敌楼,由于坡度险陡不建议游客前往攀登。我和妻子一起攀登金山岭长城,妻子攀登到第五座敌楼就不想再攀登了。我只好独自攀登,我的目标是五眼楼。

金山岭长城比司马台长城更为险陡,攀爬起来更为艰难。有的路段直上直下,如同是在登天梯。有的路段太狭窄,只容一人之身。台阶也是笔直陡立,如同是在上下萝卜窖的台阶。但是我对长城有情感,对长城有爱恋。攀登是对意志的考验,攀登也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挑战。

五眼楼遥遥在望,我依然还在攀登着。时间已经是中午12点了,红日当空,气温升高,燥热蒸汗。身上没有带水,已经口干舌燥了,呼吸起来感到费劲,我依然还在攀登着。五眼楼下面的那段长城更为陡峭,身体是站不直的,完全可以用“爬行”二字来形容。

我终于登上了五眼楼,据说前面的长城上还有一处文字砖,我再次鼓起勇气向前走去,一定要看到文字砖。

我一直走到最东端最后一座敌楼才止步,那座敌楼的进口和南北两侧的箭窗被木板堵住了,到了“游客止步”的尽头。在返回的路上,又对那处文字砖进行了拍照。走在漫长艰险的长城顶部,放眼两边的群山,仿佛置身于浮云中。

长城绵延村前村后,烽火台高耸,如一支支巨笔,在书写着岁月的沧桑。长城历史需要记载,长城文化需要传承,很多留存于历史和记忆深处的史料需要整理出来,否则会有失传的危险。时不我待,任重道远。

北京晚报“我与长城”征文

编辑:高晨晨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