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未来五年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关键期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7-25 15:45 语音播报

经济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近日举办最新一期热点问题研讨会,多位经济学家对近期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热点进行解读。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认为,未来五年是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关键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只有抓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发挥好牵引作用,才能以重点带动全局,引领其他领域改革不断深入。

刘元春认为,2024年二十届三中全会和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改革上的部署,所贯彻的战略意图是一脉相承的,但两次会议所面临的环境不同,提出的目标也有所不同。十八届三中全会锚定的目标是全面小康,经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制度的自我完善,为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打下基础。二十届三中全会锚定的目标是中国式现代化,特别是第一步初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它的期限是到2029年,也就是说未来五年。

为什么二十届三中全会要聚焦到未来五年?刘元春认为,未来五年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关键期。具体而言,关键期包括:未来五年是大国博弈关键期、从不平等博弈向平等博弈的关键期;也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期;是中国突破“李·约瑟之谜”,利用新型举国体制完成新质生产力全面突破的五年关键期;也是全面控制风险的关键五年。

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对此,王一鸣认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核心问题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王一鸣认为,《决定》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强调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首次提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在改革的目标中,明确了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几个方面都凸显了要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也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

《决定》提出要“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王一鸣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公平的产权保护和公平的市场准入机会。“随着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社会财富不断积累和扩大,人们对产权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产权保护的强度、范围、完整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要求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以公平为核心的产权保护制度。”


编辑:赵语涵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