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家谈 | 好消息,今年北京海淀计划新增停车位不少于5000个
2024-07-25 18:13
来源: 北京号
海淀区停车需求主要是通过挖潜建设停车设施与开展有偿错时共享停车两种途径解决,去年共新增停车位5051个。
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交通大家谈”第368期节目,特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展规划处二级调研员 崔弘钧、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交通综合治理处 副处长 孙晓明、北京市海淀区城管委(交通委)副主任 韩鹤和您聊聊海淀交通出行体验,未来挖潜停车资源的新进展。
挖潜建设停车设施、有偿错时共享停车
两种途径解决海淀停车难
北京市海淀区城管委(交通委)副主任 韩鹤介绍,海淀区停车需求主要是通过挖潜建设停车设施与开展有偿错时共享停车两种途径解决。建设停车设施主要是利用城市空间的边角空地、拆违腾退用地,再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等,适度设置临时停车场,同时推进停车场平面变立体,去年共新增停车位5051个。
错时共享车位难点就是可有效利用的资源少。去年,在“开源”上,海淀区进行了探索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一是在全市率先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错时共享停车,反响都比较好,也有计划再逐步增加一批。
-
二是与公交集团开创全市首家错时共享场站,已有四处场站提供了115个共享车位。去年累计增加了2579个错时共享停车位。
今年,海淀区有计划新增不少于5000个停车位,2500个错时共享停车位,目前,已完成超过60%。
服务景区周边计划新增停车资源
目前香泉环岛至香山公园共有10个公共停车场,可提供1500个车位,尽管如此,也很难满足大家游玩的热情,大量游客的私家车无处停放,导致周边拥堵严重。
今年,联合交通支队,计划在香泉环岛西北侧建设一个临时停车场,拟新建的停车场预计可提供900多个停车位,设置多个出入口,就近可去往植物园北区南门、南区北门、东门,方便游客进出。
服务居住区计划新增停车资源
今年有4个建设计划中的停车场就位于海淀北部地区永丰、翠湖组团中,结合周边居住区的停车需求,预计建成一个立体,三个平面停车场,累计增加700余个停车位,为北部地区的建设再添砖加瓦。三是提升重点地区环境秩序,目前抖音西侧正在建设地下停车场,预计增加500个停车位,将来地面上要做绿地公园,来游玩的车辆也有处可停。
北京市海淀区城管委(交通委)副主任 韩鹤介绍,目前市民出行逐步呈现多元、多方式,短距离出行骑行私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共享单车市民越来越多。在一些重点点位,特别是轨道站点附近,受骑行人不规范停放等因素影响,时常会出现“动态”停放秩序乱或短时淤积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秩序。
针对以上情况,为了改善停车秩序,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海淀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按照市级要求,同时联合属地街镇,针对海淀辖区内11个“一级站点”(重点治理站点),按照“一站一策”原则,积极提高地铁站周边非机动车停放秩序治理精细化水平。
图自:北京交通
其中,中关村地铁站为地铁4号线上的重要轨道站点,位于中关村大街与西四环北路交叉路口,共有地面站口5个,分别位于中关村大街两侧的海淀街道、中关村街道。该站点骑行停放需求量大,同时,各站口具有停放空间不平衡等特点,西侧站口非机动车停车场充裕,东侧站口非机动车停放空间不足,非机动车淤积情况较严重。
为了彻底改善该点位的环境秩序,海淀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联合属地街道经现场踏勘、对停放需求摸底后,因地制宜,按照“标本兼治,既治乱又化淤”的思路,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
对现状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进行了改造提升,拆除已失去功能的花坛围挡,增加非机动车停放面积。
-
将四环步道与非机动车停车场之间的台阶改为缓坡,方便市民将车辆推行至非机动车停放区。
-
协调科贸电子城物业将内部地块空间共享给非机动车停放,共挖潜2处空间,可停放150余辆非机动车,目前,正在优化改造中。
督促科贸电子城等写字楼按照规划落实非机动车停放面积,按照分区分类停放思路,引导员工车辆、车进地块南北及东侧区域停放,顾客车辆及外卖车辆分区在地块西侧停放。
已组织在地铁中关村站周边安装非机动车标志牌10处,辅助标识5处;施划非机动车停车位103处,新增停放区引导标识21处,进一步完善了停放引导标志标识,为骑行人提供直观、清晰、便捷的指引。
今年,海淀区按照“标本兼治,既治乱又化淤”的思路,采取以考促治、强化管理、固化机制等措施,确保乱点动态保持摆放整齐,淤积点做到淤而不乱、淤而有序,不断提升治理的精细化、系统化、科技化水平。
海淀区160余处公益候车亭
已于今年2月底前全面投入使用
海淀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积极响应市民对改善公交服务的需求,配合市交通委、市公交集团,开展“有站无亭”公交车站公益候车亭建设工作。
海淀区160余处公益候车亭已于今年2月底前全面投入使用,进一步改善了全区公交站台候车条件,提升了乘客候车体验,增强了城市的公共空间美观度,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在公益候车亭投入使用后,许多乘客纷纷点赞,新候车亭不仅改善了他们的候车体验,还提升了他们对公共交通系统的整体满意度。
图自:海淀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
(来源: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编辑:刘慧明 值班主编:彭菲 监制:赵鹏)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