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邵青:第一部分就是天窗的排水,天窗四周我们能看到一些胶条,在洗车、下暴雨的时候,这些胶条里面会渗入一些水,这些水会经过导流槽最后导到车外,如果这个排水发生堵塞的话,夏天您就会发现外边下暴雨,车里下小雨。第二个就是流水槽的排水,在风挡玻璃的下方。这个点如果被树叶或一些杂物堵塞的话,只要是水量一大,水有可能会流到车内的底板下方,那现在很多的高端车底板下方会有一些电脑,只要被泡了,损失就非常的大。第三部分就是空调的排水,空调系统的蒸发箱在冷凝空气以后形成的冷凝水,如果排不出来就有可能会被排到车内。
柳实:小雨天主要的危险就是它把地面的泥沙、油污混合在一起,在路面形成了一层泥浆膜,我们正常路面的摩擦系数0.8,冰雪路面的摩擦系数0.2,泥浆膜的摩擦系数0.3,所以大家通过这个数字就可以知道小雨天路面有多滑,所以在小雨天别看雨量不大,也要注意防滑。中雨天它会造成路面区域性的积水,造成水滑现象,有一滩积水,轮胎压在上面,轮胎和地面由于水的阻隔,轮胎抓不住地,出现打滑的这种情况,所以提前要观察路面的颜色,有句话叫“黑泥亮水灰白路”,反光发亮那说明有区域性的积水。大雨到暴雨,路面积水很深,一般情况下不要过水,深度超过轮胎1/2了,不论对安全和对车辆都是有损害。
柳实:经验不足的驾驶员最好不要勉强行驶,要把车停到安全的地带。如果要通过的话,一定要掌握车速,要慢,不能够猛冲。同时过水之前要降下去一扇车窗,给自己留出一个逃生通道,避免驾驶室和发动机进水以后造成全车断电,门窗锁死。同时也要解开安全带,避免车厢内进水,安全带解不开。另外大暴雨来临的时候,有经验的驾驶员在打开雨刷器的同时,把车窗除雾设备也打开,我们没必要的话尽量不要下车,大风或者暴雨刮断电线,容易造成区域性的路段带电。
柳实:比如大风和暴雨天使用好灯光,打开行车灯,引人注意才安全。如果能见度低于100米的时候,注意打开前后的雾灯,不要乱用双闪危险报警闪光灯,可能会引起一些误会,出现一些意外的事故。
邵青:有必要在涉水之后检查一下,看看变速箱油里边进没进水,发动机里边有没有进水,比如说检查空气滤芯器是否是干燥的,彻底被打湿的话,说明发动机的进气当时已经进水了。把转向机的防尘套检查一下,检查一下转向机电脑上的插头有没有进水,这些点一旦发生进水,当时及时处理就不会有大的损失。
冯宇:现在露营等活动,大家都喜欢选择有山有水的地方。南北方差异、本身山体结构、土层土质结构都不一样,有一些山体实际是常年易发生风险。个人建议野外出行的时候,一定要提前了解你所去的地方每年会有哪些常见的地质灾害。这个数据也很好找,这种区域大家一定要谨慎。
王彦华:去山区自驾旅游的时候,首先要看一下天气预报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预警,尽量下雨天气不去山区,如果到了山区,我们尽量远离山体,尽量结队出行。经过一些山体的时候,先看一下这个山有没有滑坡的迹象,在一些国道它会有一些“注意落石”的标志,观察一下,如果这时候没有落石,在这些路段不要停车,迅速通过。
冯宇:一旦发生泥石流、山洪,我们要往高处跑,这个没有问题,但是有一个误区是,你要往下游方向的斜45度高处跑。往上跑的话,时间是不够的。当你能看到它的时候,再迎着它45度去跑,你是跑不过它的。也就是能多争取三五秒钟,但是这三五秒对于我们逃生是一个关键时间。有一些人会选择树木、电线杆这些,实际它们的稳定性是很差的,如果有山体,一定是往下游斜45度、左右侧的高处去转移。
冯宇:非常建议大家选择正规的露营地,可以提供水、电这样的营区。他们不是简简单单去给您提供这些服务的,他们所处的地域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有没有次生灾害危险。如果选择不是这种营业性露营地的话,那大家一定要注意避开河道,避开山顶山脊。现在有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帐篷,他是睡在车里,一旦发生险情,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想驾车走,这挺危险的。泥石流或者山体滑坡速度非常快,要上车、着车,车子还不能打滑、不能陷车,实际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周亚辉:出行不管是不是汛期,大家都应该准备几样基本的东西。一个是照明工具,很多意外发生都是他计划是一个白天的出行,但是时间拖到了晚上,他又没有准备照明工具,这时候就容易发生比如迷路、坠落这种意外。还有就是我们应该适当地带一点生火的火源,以防被困。还有额外的衣服、保暖的服装和额外的食物,要多预备一点。在夏天,如果我们是去水边,那应该根据情况准备一些专业一点的装备,比如说绳索、救生衣。
庞金鹏:线路有没有老化,漏电的保护开关是不是正常运行,建议是每年进入汛期之前,家里做一个线路的自检。另外如果正处于雷电天气之中,我们尽量不要使用太阳能的热水器。太阳能的热水器基本上它会安在屋顶,避免引起雷击。同时在屋内,我们尽量不要触碰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这种金属物体,尤其是电和煤气开关,尽量要关掉。
演利:不建议大家盲目地下水逃生,因为水里边有很多不明物体,山洪里面会带一些树枝,甚至是也有可能有电线在里边,有漏电的可能,所以说不要盲目下水。最好的办法还是固守待援,如果有便利的条件,我们要往高处去。穿一些颜色相对来说比较鲜艳的衣服,比如说橘黄色,容易被我们的救援人员发现。
葛彩英:当有洪水的过程中,我们的饮用水或者环境受到污染,就可能会发生肠道传染病,尤其是肠炎和痢疾之类的。这种情况我们要想预防,大家就是在喝水的时候不要喝冷水,尽量烧开喝,凉白开是可以的,饮水要洁净。再一个就是食物不要在冰箱放置太久,这种情况容易引起腹泻。第二点就是呼吸道疾病,因为本身洪水的过程当中容易有细菌滋生,只要一下雨温度就会下降,这个湿度也大,要注意保持家里相对通风,防止呼吸道被感染。如果真是大的洪水,还要防止皮肤病的传染,在这个过程当中是有很多人有这种皮炎湿疹或脚气的,被水浸泡,这些病它也容易复发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