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8 13:06
7月26日是作家宗璞九十六周岁生日,7月27日,宗璞创作八十年暨《宗璞文集》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从事文学创作八十年来,宗璞以笔耕不辍的精神,为当代文坛奉献了文质兼美的小说、散文、童话、诗歌作品,并以“诚”与“雅”的文学品格书写了二十世纪知识分子赤诚而坚韧的家国情怀。
她的作品宛如永不黯淡的明珠
座谈会梳理和盘点了宗璞80年的创作生涯。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宏森在致辞中表示,宗璞先生是一位辛勤耕耘八十载的杰出作家。她的作品宛如永不黯淡的明珠,在文学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她遵循“诚”与“雅”的座右铭,追求文学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融合;她为读者奉献真情与挚爱,传递一代知识分子的信念与梦想,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境、情感表达,创造性转化为优美含蓄的文学作品、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
张宏森总结道,宗璞先生是当代文学发展的推动者,她的作品既有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又有对人民情感的刻画抒发。她与众多优秀作家一起,丰富了新时期文学璀璨夺目的光谱。宗璞先生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在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中,她以文补史,以文证史,用精致的艺术手法描述西南联大师生可歌可泣的往事,颂扬中华民族自强自重、不屈不挠的精神气节,显示了宏大的史诗风格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正是因为一大批像宗璞先生这样的名家大家的信任,我们才有一大批优秀作品出版并传之后世,名社才能得其名、成其事。今天《宗璞文集》的出版,便是名家名社联手的又一力作。”中国出版集团董事长黄志坚表示,保障文化传承、传播主流价值、推动文化创新都需要一大批文化名家大家,中国出版集团将进一步提升编辑能力建设,为名家大家提供优质出版服务,助力书香社会建设;将进一步努力创新发行方式、拓展传播渠道,不断适应现代社会文化需求的巨大变化,将更多优质文学精品传递到读者手中,努力吸引更多年轻人进入经典文学的世界,在学习和传承中发扬文学前辈为人为文的风骨精神。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王蒙在视频致辞中谈到,宗璞的文学作品优雅高尚,书香文脉、风云忧患、柔韧尊严、精致细腻,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精品之作。她有内功、有底蕴,她的学问、格局、境界,有她自己的“高大上强”。“宗璞的长篇小说系列《野葫芦引》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在百病皆生的情况下,她仍然从容细致,推敲地、精当地完成这部大作,把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把西南联大的中国知识分子经历留了下来,这是史笔,也是她深受文坛同行、读者喜爱的根本原因。”
“壮游谁似冯宗璞,打伞遮阳过太湖,却看碧波千万顷,北归流入枕边书。这是汪曾祺为宗璞写的打油诗。”中国作协原副主席陈建功回忆起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与汪曾祺、宗璞一同参加太湖笔会并互相以诗赠友的佳话,他说宗璞温婉、率真又风趣,并向宗璞创作《野葫芦引》系列作品时直抒胸臆、顽强拼搏的精神致敬。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敬泽在总结时表示,今天大家汇集在此,是为了庆祝宗璞先生创作八十年,也就是庆祝作家宗璞诞生八十年,庆祝宗璞先生保持创作状态旺盛、保持才思不绝的八十年。对中国文学界、对每一位热爱宗璞的读者来说,这都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
她回忆起父亲冯友兰的教诲
与会学者就宗璞作品风格展开发言,紧接着,宗璞发表感言,她质朴的言语打动人心。
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胡显章,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建军,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阎纯德,湖州学院教授何英,回忆起与宗璞的交往经历,表示宗璞作为一代杰出的文学大家,她以文字书写时代、表达自我,推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发展,在新中国文学每个时期都留下了广受传诵的名篇。
大家谈到,宗璞的作品气韵独特,蕴含东方传统哲学和西方人文思想的精神内涵,让当代文学创作具有格调高雅的境界。宗璞是具有使命感的作家,她的作品,一方面显示着很高的智慧,一方面显示着过人的勇气,这是十分可贵的品格。
“八十年,路好像很长,又好像很短,一下子就到了现在。”宗璞坐在轮椅上,回忆起父亲冯友兰的教诲,“父亲跟我说过,‘和’好像一道菜,必须许多的味道合在一起;而‘同’是一样的菜在一起。希望大家铭记和领悟‘和而不同’‘仇必和而解’的道理,希望我们的国家向前发展。”她还回忆起她所敬爱的人民文学出版社老社长韦君宜,回忆起当年去上海拜望巴金的情形,往事历历在目,令人感动。
十卷本文集历时三年编辑
宗璞先生之女冯珏、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赵萍代表亲属和出版方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了十卷本《宗璞文集》,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代表文学馆接受捐赠,并向宗璞先生颁发入藏证书。
《宗璞文集》全面收集宗璞写作八十年来的优秀作品,编为十卷,包括散文、中短篇小说、童话、诗歌、论文、翻译以及长篇小说,并附有重要的访谈和《宗璞文学年表》。值得一提的是,《宗璞文集》的编辑工作历经近三年,其间宗璞以耳读的方式回顾了收入文集的几乎全部作品,并对重要作品做了修订。
宗璞在文集自序中说,“随着岁月流逝, 我的写作也算有些成绩。我逝去的生命主要是留存在我的作品里。作品要立得住,书中人物要活起来,必须有作者的贞元之气,虚情假意是不行的。”
宗璞少年时期开始写作,展露才华,写作生涯迤逦八十年。她的写作宗旨是“诚”与“雅”,雅是艺术性,诚就是说真话;她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做到雅俗共赏。她说,“雅”就是耐看,“俗”就是好看。因此,她的作品在简洁的文字、生动的情节之下有体会不尽的隽永含义,是经得起反复阅读的文学精品。
会场还展出了中国现代文学馆珍藏的宗璞先生珍贵手稿、照片资料,其中宗璞1948年《雪后》手稿为未刊稿,属于国家三级文物。
现场,主办方为宗璞送上了九十六岁生日蛋糕,与会嘉宾一齐为宗璞先生唱生日歌曲,表达祝福。座谈会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馆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