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首金背后的北体力量~
2024-07-29 14:4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PARIS

2024

北京时间7月27日

在巴黎奥运会射击项目——

混合团体10米气步枪金牌赛中

中国组合黄雨婷/盛李豪

凭借稳定、出色的发挥

以16比12战胜韩国组合

摘得冠军

这是2024巴黎奥运会产生的首枚金牌

也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获得的首枚金牌

金牌的背后

有两支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保障团队

作为核心力量的铸造者

速度与耐力的雕塑家

动作分析与监控师

为步枪射击运动员们

每一次精准击发保驾护航

国家步枪射击项目体能训练保障团队

——周爱国团队

由北京体育大学

周爱国、魏银成、张浩泽等人组成的

国家步枪射击项目体能训练保障团队

从2021年至今

连续三年为国家步枪射击队

提供高质量的体能训练服务

多种技术手段 保障体能训练

团队驻步枪射击队的体能教练

采用了特色专项特点分析

视神经激活反应训练

呼吸控制调节训练、前庭感觉训练

触感神经结合专项技术“瞄-扣”训练

多种有氧训练、专项力量训练

体能-康复结合性训练、恢复再生等多种训练手段

保障运动员在赛前、赛中、赛后

身体的快速调动与良好恢复

通过发挥体能的“助推器”作用

为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提供更好的身体支撑

图|盛李豪、杜林澍在团队带领下进行专项力量训练

图|团队成员带领运动员进行冬训万米跑

创新热身方法 提升训练效果

带领运动员打好比赛或完成训练热身

是日常的保障服务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在传统的步枪射击项目中

热身几乎可以和静态拉伸划上等号

但在服务保障过程中

团队发现这种热身方式

效果较差,且效率较低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

并结合服务过程中的经验等方式

团队成功解锁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将热身准备的方式

由以拉伸为主替换为肌肉激活

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减小

运动员射击时的

身体晃动与重心位移幅度

通过促进肌肉间平衡

提升运动员保持专项姿势时的稳定性

从而达到更佳的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

图|带领运动员进行动态拉伸

积极沟通合作 全方位助力运动员

在力量上提供坚实后盾的同时

团队也积极与主教练沟通

加强与兄弟团队间的合作

与康复团队合作建立运动员伤病预防、康复档案

辅助进行训/赛前的心理表象练习

并将热身流程与心理准备相结合

全方位助力运动员达到更完全的“战前状态”

图|进行赛前心理表象练习

军训

是国家射击队备战中的重要环节

2023年夏季保障期间

在封闭的情况下

体能团队扛起了组织军训的大旗

以高水准、高要求

圆满完成了对运动员的军训工作

图|组织进行夏季集训前军事训练

保障成果显著 获得多方认可

在国家步枪射击队进行服务的三年里

团队与队部、教练员实现了优秀的合作

期间辅助运动员在各项国际比赛中

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其中男子运动员盛李豪

在2023年与2024年已进行的各项比赛中

书写了出场即夺冠的传奇故事

并打破了气步枪项目资格赛与决赛的世界纪录

男子步枪运动员杜林澍在2023年亚运会上

获得了男子50米小口径步枪的冠军

同时创造了男子50米小口径步枪项目资格赛世界纪录

凭借着坚实的备战脚步

与团队不遗余力的服务保障

国家射击队在2023年就完成了

巴黎奥运会全部参赛名额指标

图|盛李豪在体能训练中

图|杜林澍在体能训练中

在巴黎周期的保障工作中

团队以专业为基石

以科学为方法

以严谨为态度

以用心为初衷

秉持“1+1>2”的理念协同合作

多方位对运动员进行保障

汲取了步枪射击项目优秀的传统经验

收集并科学分析了步枪射击运动员的身体数据

并以此为出发点

拓展了许多符合实际情况

与充满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手段

为我国步枪射击运动项目

在整个巴黎周期备战保障工作中做出实质性贡献

技术动作分析与监控科技服务团队

——武文强团队

在由瞄准镜和扳机构成的赛场上

每一名射击运动员

每一次定位击发背后

都离不开一群隐形的指挥家

他们用数据作为利刃

以图表作为锐器

让子弹坚定地奔向标靶的最中心

这便是

由北京体育大学教师武文强带领的技术服务团队

于2021年至今

为国家射击队的步枪和和手枪项目

提供技术动作分析与监控科技服务

科技助力 提升训练成效

在服务保障的三年里

团队致力于将先进技术

应用于保障工作中

通过科技助奥提升运动员核心竞争力

团队自主开发了同步测试系统

通过该系统可将

利用激光瞄准测试仪记录的

从入靶到击发全过程的晃动轨迹

通过Footscan足底压力测试

分析出的运动员在击发过程中足底压力变化

运用无线表面肌电测试仪

测试出的运动员肌肉发力规律

使用高速摄像机

拍摄到的射击全部动作过程

利用polar表带

监测到的心率变化

集成于一体

实现多设备之间的同步采集技术

解决了多设备无法同步采集的痛点

切实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

实现了全指标现场即可反馈功能

并通过现场投屏各种参数

提升训练效果可视化

帮助教练员明确运动员专项能力状态

找到发现和解决训练问题的金钥匙

除此之外

团队还会对队员训练提供数据对比与报告

结合相关教练、学者的经验

将错误技术原因、纠正建议标准化

融入该分析软件

让数据更好地在赛场上大展身手

团队成员正在调试激光瞄准测试仪

通过Footscan足底压力测试进行监测

团队成员使用高速摄像机记录运动员动作

利用polar表带实时监控运动员心率

全面护航 保障界的“多面手”

不仅是技术达人

还是保障的多面手

团队对国内外成绩进行梳理统计

为选拔提供数据参考

分析规则变化影响及夺金形势

积极担任队部军事素养训练的教官

协助完成体能体测任务

监督保障运动员在外出期间的安全

保证模拟比赛的规范操作与流程有序

并对训练场馆用电设施进行安全检查

备战巴黎奥运会之际

团队成员还负责赛前装备检查

不定时对运动员特制皮服

进行高精度测量和反馈

确保运动员的比赛装备符合国际射联的标准

从多领域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柱效用

团队成员与运动员在外出时的合影

团队成员在队伍模拟比赛过程中担任裁判和口令员

团队成员正在检查训练场馆的电源插销和相关记录

团队成员对运动员赛前装备进行检查

团队成员利用技术测试协助运动员赛前训练

运动员们正在通过技术测试手段进行赛前训练

长期坚守 耐力与韧性的终极考验

国家队的服务保障工作

可谓是一场实实在在的马拉松

不同于短跑比赛

对于每一个团队成员来说

这是他们耐力与韧性的终极考验

临近23年底冬训

团队有成员不慎脚踝扭伤

但由于训练任务紧迫

在进行简单处理后便仍坚持正常上班

保持着每一场技术测试的全勤

就连受伤成员

检查所用的CT片也“不甘落后”

被奥运会参赛运动员杜林澍借走后

当作遮光片装备替换材料

以一种特别的形式助力运动员的训练

因为备战过程中选拔任务紧张

长期驻队成员牺牲了春节与家人的团聚

毫不犹豫地选择留在队伍

继续保障运动员各项工作任务

射击队部也特地给成员的家人们邮寄了感谢信

这便是独属于他们的双向奔赴

团队成员在春节期间完成相关保障工作

射击队部给团队成员家人邮寄的感谢函

这两支来自北体的保障团队

作为国家射击队保障服务团队的中坚力量

切实提升了国家队运动训练和备战水平

推动了大数据赋能运动训练与比赛

打造了中国射击的“科技助力体系”

让科技助力成为“新引擎”

使得我国射击项目继续自信地迈开步伐

在国际赛场上稳稳地占据一席之地

期待更多中国健儿闪耀巴黎

北体为你们加油!

北体官微|2024142期

素材来源|周爱国步枪射击保障团队、武文强国家步枪技术动作分析与监控科技服务团队、科技处

海报来源 | 人民日报

监制校对|卢 雪、赵昕然、秦培栋、王 一
责任编辑|石云峰、赵天祎


作者:

北京体育大学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