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0 15:30
“这里是奋进中的‘牛马一中’,在阳光下慢慢绽放它的光彩……”近日,湖北襄阳市樊城区牛首一中的毕业典礼上,一名优秀毕业生在发言时戏称母校为“牛马一中”,结果遭校长当众批评,并收走了优秀毕业生证书。7月29日,樊城区委宣传部回应,学校已将证书归还本人,同时责令学校及校长作出深刻检讨。
“牛马”一词,如今在互联网上颇为流行。学生自比牛马,猛一听确实不恰当,却是发言学生贴合潮流、显示个性、表现幽默的一种方式。“大家知道我为什么要念‘牛马一中’吗?我知道你们都非常恨这所学校,但要明白,这是我们挥洒了三年汗水的地方。你们希望离开这里吗?”回到当时的语境,不难理解,这名学生不是要指责母校,而是以欲扬先抑的措辞手法,告别奋斗过的岁月,唤起台下同学对母校的不舍之情。
并非恶意的调侃,满是感恩的味道,可校长显然没有听出弦外之音,不仅当着全校师生的面把发言的学生赶下台,还收走了优秀毕业生证书。校长还称,学校出了6个清华北大的学生,前两天还来感恩学校,涉事学生很稚嫩,没资格调侃学校。且不说学生并无过错,就算言语失当,如此简单粗暴,既显得古板不近人情,更伤害学生自尊。无论如何,都不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该有的样子。
学生调侃“牛马一中”,网友与孩子读出了幽默,校长却听出了冒犯,说到底是因为代际话语表达存在差异。据悉,牛首一中教师的平均年龄为43岁,不理解十几岁孩子的话语体系倒也正常。值得思考的是,很多学校老师年龄较长,面对越来越有网感、表达愈加新潮的学生,该如何避免听不懂的尴尬、减少因为误会而产生的冲突。跟孩子打交道,老师要包容、要理解,也不妨试着去接受、去互动。用孩子的话把道理讲给孩子,远比上纲上线、爹味浓浓,更容易让人接受。
孩子的“刺耳”表达,并不扎心;校长和老师,不妨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