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1 18:00
前一秒,王楚钦那青春的,被汗水打湿的脸上,还满是胜利的激情和喜悦。后一秒,他的脸却写满了迷茫和无助。因为他突然发现,,助他成就了无数梦想的球拍,生生地被人踩断了。那块似乎已经和他血脉相连,几乎成为身体一部分的球拍,就这样令人心疼地断了。
经常打球的人都知道,用惯了的拍子,轻易不愿意换。特别是到了一定水平后,更是会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的球拍,甚至不愿意让别人碰一下。遑论像王楚钦这样世界顶尖球员,球拍有一丝一毫改变,他都能感觉出来。而这种感觉,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在关键时刻,特别是在奥运会夺金时刻,在承受着背后亿万期待的目光的压力下,如果再遇到困难,这种感觉就可能会无限放大,甚至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我想,当王楚钦呆呆地看着断了的球拍时,心里大概想的就是这件事。
一遍遍回放着那个镜头,在为王楚钦感到难受的同时,不由得问自己,这事是谁干的?这也应该是除了踩断球拍的肇事者以外,所有看到这一幕的人的疑问。
果然,几个小时后,神通广大的网络,开始不断放出各种信息。有的根据对那些一拥而上的摄影者的现场照片,指认一个曾经“低过一下头”的摄影师,说这个人就是“罪魁祸首”。继而根据那个人的“亚洲面孔”分析,一定是我们乒乓球运动在亚洲的主要竞争对手派人干的。而另外一张照片则将目标指向一个低着头匆匆离开的,非“亚洲面孔”的女性摄影记者,说“大概率是有人指使她干的,否则为什么没干完活儿就跑了”?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认为这是一个故意针对我们有实力夺取金牌选手“破坏阴谋”。
到底是不是个阴谋?有朋友跟我在微信里也有热烈的讨论。我的看法是,根据多年采访各种世界级赛事的经历,这应该不是什么阴谋。因为体育记者在采访重大赛事,尤其是拼抢世界冠军、世界纪录创造者新闻时,为争抢一个最近的位置,几乎是“无底线”的。我见过连人带摄影机一起被挤进游泳池的,见过摄影器材把别人脑袋开了的,更见过为争抢一个有利位置而撕吧起来,而后还撂下狠话“现在干活,回头场外见,我不弄死你”的。那些被地上的东西绊倒的,站不稳从椅子上掉下来的,更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至于那个“匆匆溜掉的”女摄影师为什么提前跑掉,那更不新鲜,因为要抢最快时间发稿的理念,已经深深刻在记者心里。才不会想到因此会不会成为“嫌疑人”呢。
所以,我认为这件事就是一个突发的偶然事故,而不是什么“阴谋”。对于受害者王楚钦来说,更不要被“阴谋论”困扰,集中精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与备用球拍之间最好的感觉,然后以最佳状态,投入后面更艰苦的比赛,取得更大胜利。这才是更重要的。
作者简介
(在三十多年的体育记者生涯中,李永广采写了大量中外体育报道。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至2012年伦敦奥运会,他在前方或者后方,参与或组织了8届奥运会采访报道或编辑工作。上世纪后期到本世纪初,他在北京晚报开设了以足球内容为主的言论栏目“绿茵夜话”,数年间撰写了二百余篇言论、评论。以或犀利或细致的“喜思辨,好抬杠”风格,和对严密的逻辑分析的追求,触及了中国足球和北京足球大大小小的许多事件。在当年的北京球迷群体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