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轴线
北京日报

2024-08-01 14:38 语音播报

古都

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是世界遗产数量最多的城市,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八百多年建都史,在元、明、清三代作为大一统国家的都城,北京中轴线的考古发现是北京城市史、都城史演变的实证。

北京中轴线的基点万宁桥

正阳桥镇水兽

规划工整的元大都中轴线清晰

西周古城已现中轴设计理念

作为北京考古发现最早的城址——琉璃河西周古城,东西长829米、南北宽300余米,南部因被大石河冲毁而不存,宫殿区位于城内中部偏北。有研究者指出,单体宫殿建筑中轴对称的布局特点,夏商周三代一脉相承,并为后来历代都城所承继。虽然没有发现明确的城内中轴线,但从城址布局周正、对称而推断,琉璃河古城在规划之初应已具有了中轴的设计理念。

金中都出现北京最早中轴线

金中都是金代都城之一。自金海陵王迁都(1153年)至蒙古攻陷中都(1215年),立都62年。金中都首次将皇家宫殿置于中轴线上。金中都宫城正南门应天门,经皇城宣阳门,再至郭城正南门丰宜门,形成明确的中轴线。宫城前有皇城和千步廊,其两侧左有太庙、右为三省六部衙署等。

1990年至1991年的考古发掘中,在鸭子桥南里3号楼前发现了一处南北长36米的金代建筑基础夯土,在滨河路31号楼前发现了一处长70余米、东西残长60余米的连为整体的建筑基础夯土。结合文献研究,前者应是应天门遗址,后者则为金中都大内主殿大安殿所在。两者之间的白纸坊西大街与滨河西路交叉路口发现的夯土区则为大安门遗址。

金中都在北京城市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明确的中轴线。金中都的应天门、大安殿、大安门等宫城的主要建筑物都位于中轴线上。中轴突出,成为之后都城规划的传统。“择中”方法的运用,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强调主从关系,主次有序,主从有第。

元大都奠定后世中轴线基础

元代至元四年(1267年),刘秉忠在规划大都城时,首先依据北京的地理形势,草拟了都城、皇城、宫殿的位置,后以什刹海东端(万宁桥)为基点,确定南面丽正门外的一棵大树(后封为“独树将军”)为基准线,划出大内(相当于明清紫禁城)中轴线,即京城“中央子午线”,然后再依次确定皇城正门、大内正门、寝宫位置,又以“中央子午线”为标准,划出与之相平行垂直的经纬网状的街巷、胡同,从而确立了全城的平面布局。

元大都是按照《周礼·考工记》提出的营建都城的理想模式,并结合地理特点,因地制宜,营造出的一座举世闻名的宏伟都城。元大都的规划和建设重视对儒家经典中有关都城规制的遵循,按“前朝后市,左祖右社”之制,确定宫苑、坛庙、官署等重要空间场所,为明代北京城奠定了基础。

元大都的城市布局形成了一条从大天寿万宁寺的中心阁(今北京鼓楼北)出发,经宫城北门(厚载门)、宫城南门(崇天门)、皇城棂星门,南至外城丽正门,纵贯宫城中央,全长约3.8公里的都城轴线——元大都中轴线。大内最重要的宫殿——大明殿、延春阁都居于这条轴线上,其规模远超前代。

上世纪6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景山以北发现了一段南北向的道路遗迹,宽达28米,出景山北墙外还有18米宽,即是元大都中轴线的一部分,证明元明两代的中轴线为同一轴线,未曾变化。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明北京城基本沿用了元大都的格局,缩了北城,展修了南郊。

2000年对中轴线上的万宁桥进行清理,桥址上有桥拱、元代镇水兽。据《析津志》记载,“万宁桥在玄武池东,名澄清闸,至元中建,在海子东,至元后复用石重修,虽更名万宁,人惟以海子桥名之。”

万宁桥是中轴线上最古老的桥梁,其位置及承担的交通功能历经七个多世纪始终不变,亲见了元代以来北京中轴线的沧桑变化。

在对万宁桥周边的玉河遗址考古发掘中,找到了元代通惠河堤岸、明代玉河堤岸及其河道、清代玉河堤岸及其河道、东不压桥、澄清中闸和下闸遗址、玉河庵遗址等重要遗迹,对探讨中轴线与北京古河道的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明代镇水兽反映南中轴方位

近年来,为深入挖掘北京中轴线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相关部门组织了一系列的考古工作,相继发掘了正阳桥遗址、天桥遗址、永定门内中轴道路遗存、珠市口至永安路南中轴道路及其排水沟遗存等,填补了南中轴路的发现空白,证明了中轴路的方位及规模。

正阳门因其位于都城的中轴线上,且是最初规划的都城正门,故在京城九门中规制最隆崇。正阳桥是北京老城中轴线上标志性的建筑之一,是正阳门外护城河上的桥梁。正阳桥同正阳门一样,在明清都城内城九门外桥梁中规制最高、规模最大,位居中轴线正南午位,与城市中轴线的关系十分密切。

在正阳桥东南部发掘出一具镇水兽。镇水兽以青石雕刻,形态浑厚大气。根据《明英宗实录》等文献资料记载,应属明代文物。镇水兽相传是龙之第六子,名曰虫八虫夏,安放在桥两侧,除装饰外,人们希望它能观察水情,防止河水泛滥。

珠市口至永安路南中轴道路是元代出丽正门的南行道路,推测在清康熙时期铺成石路,沿用至今。永定门内中轴道路在明清时期是帝王祭祀坛庙和出京南巡及赴南苑狩猎的必经之路,在文献中被称为“御路”“御道”。考古发现,从明清至近现代,这条道路经历了由兴建到使用,再至改建的演变过程,揭示了明代以来中轴路一脉相承的工程做法,是北京城市变迁及道路交通变迁的真实反映,勾勒出了北京中轴线的走向及位置。

故宫内相继发掘了隆宗门元明清三叠层、断虹桥桥头、造办处建筑遗址等。这些发现证实紫禁城内元明清层叠型遗存的关系及演变规律,为认识中轴线区域元大内及元明之际宫殿建筑变迁提供了线索。

在西城区恭俭胡同南口,景山西街与景山后街交会处发掘出西板桥桥址及河道一段,它们为探讨元代以来内金水河水系的历史面貌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对丰富中轴线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从金中都至明清北京城,决定都城中轴线的所在,是以宫城为准,更确切地说,是以作为宫殿中主要建筑的大朝正殿为准。以此为基点,形成宫城的中轴线,进而再引申为都城的中轴线。太庙和社稷坛分居中轴线两侧。

《吕氏春秋》载“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中轴线是古都北京的脊梁和灵魂,经过七个世纪的累积、完善,呈现南北贯通、严谨有序的空间形态,成为中国传统都城中轴建设之杰作和典范。

北京城市中轴线的概念,是梁思成先生提出的。中轴线是城市发展的基准线、起始线、布局线,决定着城市的整体空间布局与社会秩序。

中轴线,更深层次是中国古代宗法制度和礼制的反映。在建筑纵深的排列关系上,围绕着“中”的观念展开。于是,设计上的中线在观念上超出了技术的层面,成为礼制与风俗的体现者。这条线上建筑的布局强调居中的表达,体现着等级关系,为其远近亲疏服务,以维护它的秩序,成为儒家思想伦理规范和礼制体系的代表,所谓“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

(作者系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院长)


编辑:刘扬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