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2 11:28
8月1日,2024年巴黎奥运会射击男子50米步枪三姿项目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刘宇坤夺金。他身穿的射击比赛服装专用材料,是由北京服装学院研发的,这是中国运动员首次穿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射击服亮相奥运会。
气步枪射击比赛服是由特种材料制成,国产材料与服装长久以来处于技术缺失状态,因此国家射击队多年来使用的是进口专业射击比赛服装。在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指导及国家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的支持下,北京服装学院于2022年组建了跨学科师生团队,围绕射击比赛装备开展一系列研发工作。
两年多来,北京服装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教授王越平,带领副教授王晓春、关晓宇、张丽平以及高级工程师李秋宇等十余名师生,负责比赛装备核心材料的研发。他们从最关键的核心材料入手,致力于射击服面料的研发与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功开发出高性能射击服面料,为国产射击服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王越平介绍,传统服装追求柔软、轻便和舒适,但竞技比赛射击服却注重对运动员姿态的保持和支撑,要求面料必须具备足够硬度,给予运动员稳定支撑。高硬度有助于运动员在赛场上稳定自身姿态,减少不必要的身体晃动。
然而,高硬度的服装却不利于运动员做出各种姿势变化,特别是射击步枪三姿项目比赛中的跪式与卧式。更重要的是,国际射击运动联合会对射击服面料硬度有严格的指标限定。无论哪一项指标超标,服装将被判为不合格,运动员无法参赛。因此,高性能射击服面料需要同时具备硬挺度和缓弹性,特别是奥运会运动服,更是要在射击服超高要求的硬挺和规则要求的柔软间,找到巧妙与智慧的平衡。
经过两年多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团队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包括,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硬度、高缓弹、慢响应特征的射击服面料,技术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构建射击服面料硬挺度与缓弹性的精准调控系统,可以为不同运动员进行面料指标的精准调控;将智能材料融入射击服面料中,赋予射击服面料硬度持久性与自修复性能;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防滑、耐磨橡胶防护垫以及与射击服配套使用的智能热湿调节内衣。
依托该系列新型射击服材料,学校研发的射击比赛服已超国际同类水平,实现了国产化。目前,已助力中国国家射击队运动员在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23年射击世界杯总决赛、2024年射击世界杯阿塞拜疆巴库站等赛事中斩金夺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