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石景山这儿入选北京市首批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4-08-03 14:0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7月30日,北京市文物局发布

《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利用

示范区创建名单》


 石景山区模式口 

 市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榜上有名

图片
图片


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

是石景山区内

唯一一处历史文化街区

具有丰富的文物、博物馆资源

图片

截至目前,模式口街区范围内,共有备案博物馆4家,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为法海寺、承恩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处,为冰川擦痕、田义墓;石景山区文物保护单位3处,为龙泉寺、四柏一孔桥、模式口76号院;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12处,为史履晋别墅、万泉寺遗址、李童墓、植树碑、永济寺、模式口西古墙、模式口东古墙、模式口老爷庙、模式口过街楼、模式口龙王庙、模式口水电站、张氏一品夫人墓。

图片
图片

石景山区高度重视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内博物馆培育与建设工作,深入挖掘街区各类文物保护单位、展览展陈空间潜力,助推北京市博物馆之城建设工作。

图片

当前模式口区域内共有备案博物馆4处,为北京法海寺博物馆、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和石景山区石刻博物馆;全数字化文物活化利用展览艺术馆1处,为法海寺壁画艺术馆;依托文物保护单位建设的小型展陈空间2处,为古道斯存(模式口老爷庙)、华商电灯公司展(模式口龙王庙)。

图片


模式口市级文物保护示范区创建

“一街引领、多点支撑”为核心


“一街”即模式口历史文化街

以保存完好且街区格局完整,承载建筑文化、寺庙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地质文化、现代文化的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为核心承载,打造成为模式口博物馆集聚区建设的“一街引领”。

图片


“多点”即多个文物文博点

凝练其文化特色、挖掘其文化价值、塑造其文化符号,通过增加讲解、文化体验内容、文物衍生品售卖等方式,打造“一点一特色”的文旅休闲特色品牌,成为承载休闲、消费、交流等功能,具有一定观览内容和文化休闲体验功能的特色空间,塑造层次丰富、主客共享的文博休闲场景,成为模式口博物馆集聚区文博经济特色支撑点和网红打卡地。

图片

此外,通过文物文博资源植入等方式,将有条件的有价值院落打造成为承载餐饮及娱乐休闲等功能,具有一定沉浸式体验内容及观览内容的“餐饮小院”“茶饮小院”“住宿小院”“演艺小院”等,成为特色文博空间。

图片
图片

围绕“爆款商品”通过沉浸式、渲染式的内部设计,附加声、光等现代化表现形式,营造具有地域风情、时代特色的时代商店、时代博物馆。

图片
图片

近年来,石景山持续推动

模式口地区

市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


深入挖掘历史文脉

石景山区充分利用模式口地区文物资源,针对法海寺壁画文物价值高、文物保护级别高的特点,法海寺举办了“壁画保护与传承——法海寺壁画的教育功能与价值传播”论坛活动。

图片

打造石景山区石刻博物馆,集中展示田义墓及石景山地区丰富的墓葬及石刻文物,推出“石景山区石刻文化节”特色品牌活动,助推博物馆之城建设。

图片


打造多种旅游线路


结合模式口特色打造五一品茶线路、寒假研学线路、春节博物线路等多条区域特色旅游线路并纳入“漫游石景山”提升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旅游目的地品牌影响力。

图片


开发优质文创产品

遴选优质文创团队,结合石景山区石刻博物馆、法海寺等开发和香、仙山福礼等石景山文创好物和“镇海老中医”IP,打造“石景山礼物”品牌。在中国服贸会、北京消费会等重要活动期间对文创产品进行展示展卖。


图片
图片





策划丰富品牌活动

在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开展“氧气石景山”文商旅体融合促消费品牌活动,聚焦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组织骑行活动、登山活动、集章打卡等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提升客流量增加,带动消费。

图片

在法海寺举办《月出》中秋音乐诗会,观看人次突破5.5万,互动超过6.1万人次,整体诗意石景山系列宣传总传播量超过200万次,其中微博话题#诗意石景山#超过94万阅读量。微信公众号平台、APP曝光量超 500万,点击阅读40万次。

下一步,石景山区将紧抓模式口市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和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契机,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加快编制模式口市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以模式口市级文物保护示范区创建工作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博物馆之城建设,统筹“始终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和“让文物活起来”的保护利用目标,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动区域性文物资源整合和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谱写我区新时代文物保护新篇章。


作者:

北京石景山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