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丨代言中国!用实力和自信回击傲慢与偏见
北京晚报 | 实习记者 李霞

2024-08-05 16:28 语音播报

锐评

当地时间8月4日,在巴黎奥运会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赛中,由徐嘉余、覃海洋、孙佳俊、潘展乐组合的中国队夺得金牌。这是中国游泳队首次获得该项目的奥运金牌,打破了美国队40年的金牌垄断。赛后,潘展乐再现霸气发言:“冠军是我们了,不满意的应该是别人,不会是我们。”

徐嘉余、覃海洋、孙佳俊、潘展乐夺冠。图源新华社

巴黎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屡创佳绩,有些人则频频破防。“别人的不满意”中,带着某些西方人士对我国运动员长期的偏见。赛前,中国运动员接受兴奋剂检查的次数是全世界最多的;赛后,中国运动员遭受的“阴阳”也不少。潘展乐在男子100米自由泳项目中打破由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并夺冠,澳大利亚游泳名将霍克发视频质疑,“人类做不到,成绩很可能是假的”;郑钦文赢了美国网球选手纳瓦罗,赛后握手致意环节,竟遭对方当面指责……傲慢与偏见,来自对自己曾经的强势项目的过度自信,来自对比赛成绩不如中国选手的心有不甘。

奥运会是公平竞争的赛场,也是运动员风采和风格的展示。难能可贵的是,以潘展乐、郑钦文为代表的年轻一代体育顶流,正用自信打破傲慢、用实力回击偏见。潘展乐以惊人的成绩,力破“人类做不到”的质疑;郑钦文拿下网球女单项目金牌,实现历史性突破。运动场上把对手甩在身后,在遭遇质疑等不公正对待时更是理直气壮地予以反驳。潘展乐细数赛前遭到的冷眼,“看不起我们的,把他们都拿下了”;张雨霏霸气回怼:“美国的菲尔普斯、莱德茨基那么厉害,你们怎么不去质疑”;面对对手出言不逊,郑钦文淡定回应:“我不会认为这是攻击,因为她输了比赛。”无需“嘴替”、大方回应,凸显自信与从容,展示了当今中国的样子。

自信来自志气,有志气方有勇气。“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是强大的中国”,无论是郑钦文还是潘展乐,无论是张雨霏还是崔宸曦,无不自幼立下为国争光的志向,在赛场无不尽显为国而战的精神气概。郑钦文表示:“即使现在让我为我的国家再打三个小时,我仍然愿意再来一次”;波兰网球名将斯瓦泰克的教练直言:“郑钦文要为她的祖国跟我们拼命,我从没见过一位网球运动员这么为祖国拼命。”潘展乐也表示:“我背后是强大的中国队!我的这块金牌,献给伟大的祖国!”赤子之心、报国之志,体现在每一位出征的中国运动员身上,贯穿到每一场比赛中,渗透进每一个技术动作里。

自信来自实力,有实力方能取胜。无论是传统优势项目,还是网球等新赛道,中国运动员的实力有目共睹。每名运动员对训练的重视、对类似“烈日下练球不戴帽子怕影响视线”等细节的打磨、对大大小小伤痛的克服,化为实现一个又一个“不可能”的底气。巴黎奥运周期,全红婵遭遇身体发育困扰,大赛中频繁在“207C”这一动作上失误,她用每天训练七八个小时来对抗“成长的烦恼”;苏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气步枪训练馆,至今留有盛李豪打出的一叠叠600环满环的靶纸……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们无愧中国体育精神的代言人。

国运强,体育强。随着国家综合实力和地位的不断提升,随着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不断迈进,中国运动员必将在体育赛场持续向世界展现强大自信的中国形象,展现持续超越不断突破的中国姿态,为中国代言的声音也将更为响亮更为有力。

用自信和实力回击傲慢与偏见,以青春风采代言中国,他们发出的就是奥运赛场最美的“中国好声音”。


编辑:李霞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