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6 14:42
原联合国人居署专家、外国友人唐华德——
向世界讲好北京中轴线的故事
7月27日,我和家人在旅途中得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消息,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我来自荷兰,在北京中轴线旁已生活了20年。因为工作缘故,我从上世纪70年代起,一直在世界各地奔波,参与过多个城市的生态和环境规划项目。在走过30多个国家之后,2004年,我和妻子将家安在了北京东城区的钟鼓胡同里,走路几分钟就能到景山公园。这么多年,我们一家人喜欢在景山公园遛弯,到钟鼓楼广场玩耍,孩子在永定门附近学芭蕾,我们的生活沿着中轴线展开。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站在景山公园万春亭远眺的情景:向北可一眼看到气势恢宏的钟鼓楼,向南是雄伟壮美的紫禁城,对称建筑带来的美感、城市规划者的匠心让人难忘。我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陆续读了不少与北京中轴线相关的资料和书籍。此后,每当来了朋友,我总会带他们登上万春亭,向他们介绍北京中轴线深厚的历史文化。
在北京中轴线申遗的过程中,文物建筑得到了更好的保护,胡同居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拿钟鼓胡同来说,与我刚刚入住时相比,如今的环境更宜居:公共厕所有专人打扫,干净又整洁;像蜘蛛网一样的电线入了地,视野更开阔;取暖做饭“煤改电”,空气更洁净,胡同生活越来越舒适。
值得自豪的是,我也为北京中轴线申遗出了一份力。我和妻子参与了北京中轴线主题国际传播纪录片《京之轴》的录制,从居民的视角,向世界讲述北京中轴线的故事。我还以外国专家的身份参加了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的修改。
今年1月,我被聘为首批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监督员,我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这一喜讯。
北京中轴线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是城市规划中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它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未来,我会通过多种途径继续向世界讲好北京中轴线的故事,希望更多朋友透过这扇窗,感受古老东方文明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