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节气 | 立秋:梧桐夜雨莲藕香
北京晚报·五色土

2024-08-07 15:23 语音播报


秋日寻诗独自行,

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

付与梧桐夜雨声。

这是宋人方岳一首咏立秋的好诗。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结束,秋季的开始。此时,雨量逐渐减少,气温逐渐转凉,作物开始成熟,但还会有一段时间的炎热天气。农事活动方面,立秋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时间节点。农民开始收割夏季作物,如水稻、玉米、大豆等,并准备种植秋季作物,如小麦和蔬菜。

饮食习俗上,立秋时,人们注重调养身体,保健养生。一些地方有吃秋葵、核桃、柿子、莲藕等食物的习俗。在传统故事里,由莲花、莲藕再造身体的哪吒,广受人们喜爱。而在京剧中,也有一出以哪吒为主角的好戏,那便是《哪吒闹海》。

立秋节气往往也与七夕节相近。梧桐夜雨,七夕佳节,更当欣赏梅派好戏《太真外传》。

《哪吒闹海》:莲生小儿有正气

《哪吒闹海》是一出优秀的武戏,也是小朋友最喜欢看的儿童剧。清光绪年间,由著名武生表演艺术家杨隆寿组建的小荣椿科班率先排演。

梳着两个小抓髻,身穿白裤袄,系着一个红兜兜,项带银项圈儿,左手拿着火尖枪,右手拿着乾坤圈,脚下踩着两个风火轮——哪吒形象憨直顽皮、活泼可爱,令人眼前一亮。而哪吒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

话说商朝的时候,陈塘关守将李靖生子哪吒。这是一个顽皮、倔强、富有正义感的小孩,生来就有全身武艺,并拜在法力高强的太乙真人门下为徒。后来,天时不正,陈塘关久旱不雨,庄稼无法生长。哪吒想到海里问问龙王,一天来到海边,不想惊动了巡海夜叉。夜叉出言不逊,哪吒不甘受其辱,于是两方打了起来,哪吒闹海,并用脖子上的宝贝项圈儿打死水族及龙王三太子敖丙。龙王到陈塘关上找李靖拼命,其父大怒,要让哪吒以死偿命,哪吒割肉还父,自杀而死。太乙真人用莲花及莲藕做成身体,使哪吒复活。燃灯道人赠李靖金塔,使其可以降服哪吒,从而解其父子嫌怨。

哪吒复活后,在京剧舞台上的装束就改变了。此时的哪吒身穿绿色裤袄,绿色彩鞋,脖子和腰上都束有莲花的花瓣儿,表明他的身体是莲花及莲藕做成。

此戏据古典小说名著《封神榜》改编,当年小荣椿科班演出时,都是由科班未出科的少年学员演出,阵容整齐,一水儿的青年才俊。精神抖擞,画面漂亮,尤其是该剧使用了大量新置的行头、道具(切末),并初次使用布景和灯彩,不但颇有新意,而且有一种神话氛围,很受观众欢迎。

裴艳玲在1983年戏曲电影《哪吒》中饰演哪吒

这出戏更是京梆大艺术家裴艳玲的杀手锏。少年时的童伶裴艳玲,就是凭借这部戏技惊四座。后来,她一直珍爱此戏,不断丰富提高,终于在1983年拍了戏曲电影《哪吒》。那时,裴艳玲扮演的哪吒帅极了。虽然那时,她已经是一个中年人,但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个迷离眼神,一个摇头晃脑,完全是一个十来岁孩子的特有动作,活泼可爱,聪明机灵,可爱又可亲。说到武技,那更不得了,拧旋子、翻跟头、一排迅如疾风似的“鹞子翻身”、漂亮干净的“乌龙绞柱”,更不用说她的枪、圈并舞,尤其是她那高亢响亮的嗓音,载歌载舞,沁人心脾,小观众和大观众都获得了艺术的享受。

再说新编的京剧儿童剧。2005年,中国戏剧学院为庆祝建院55周年,学院附中创作排演了新编京剧《哪吒》。该剧由著名京剧艺术家周龙导演,学校的文学教员刘东咏执笔整理改编。新改编的《哪吒》,不将“闹海”作为重点,而将重点放在后部,哪吒在乾元山与石矶的大战。娃娃武生徐滢扮演哪吒,使枪弄圈,相当出色,并学习女武生俞鉴耍锤的表演,对付6个妖精12柄大锤,火尖枪要接住12柄大锤,飞来飞去,毫无闪失。最后,哪吒抬起一条腿的“朝天蹬”,让一柄飞来的大锤,稳稳落在脚底上,精彩绝伦。

近来,《哪吒闹海》这出武戏演出少了。笔者觉得在“六一”儿童节,或是儿童在校有活动的时候,当上演这出既应时当令、又可宣扬勇敢正义精神的好戏。

《太真外传》:长生殿内空余情

再一出应时好戏,是美轮美奂的梅派佳剧《太真外传》。这出梅派新编戏,源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及元代白朴的传世杂剧《唐明皇梧桐夜雨》和清代洪昇的《长生殿》传奇。1926年,由齐如山、李释勘为梅兰芳编演。

《太真外传》讲述了传奇贵妃杨玉环的故事。杨玉环被唐玄宗册为贵妃,宠冠后宫,其姊妹、兄弟皆受封爵,赐浴华清池,令各省贡荔枝供其享用。杨玉环与玄宗于七夕共誓,愿世世为夫妇。后因安禄山反叛,玄宗逃亡入蜀。行至马嵬驿,六军鼓噪,玄宗无奈赐玉环死。玉环死后,玄宗昼夜思念,广求方士,搜寻玉环魂魄,果得玉环于海上仙山,与玄宗于梦中相会。

此剧原为四本,后经作者和梅兰芳大师多次修改,使原剧比较冗杂的结构越趋凝练顺畅,跌宕起伏,矛盾冲突强烈。且该剧文词典雅曼妙,极富文学性,谱制新颖唱腔清丽,却又极显中正平和特色,音乐伴奏悦耳动听,歌舞并重,满台生辉。

当时,梅大师年轻绮丽,颜值甚高,首演的阵容也非常强大。除梅兰芳扮演杨玉环外,汪派老生翘楚王凤卿扮演唐明皇李隆基,姚玉芙扮演念奴,萧长华扮演高力士,侯派花脸创始人侯喜瑞扮演安禄山。因此,《太真外传》一经露演,立即轰动京沪,成为梅兰芳大师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歌舞剧的代表作。

梅兰芳饰《太真外传》中的杨玉环 图源:《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回忆录》

“七夕定盟”一场是重中之重。这一场,杨玉环得到大唐天子李隆基的宠爱,封为贵妃,后又因为一件小事,被喜怒无常的唐明皇逐出后宫。再由首领太监高力士斡旋,将杨贵妃重新接回宫。这时,杨玉环产生一种强烈追求爱情、要像坊间美好伉俪那样永世不变的愿望。在她看似平静的内心里,心情掀起一阵又一阵的波澜。为了深刻展现她的内心奥秘,产生了好几段“二黄”、“西皮”好唱腔。

这一天是七夕,杨玉环来到长生殿祝拜双星。请看这一段“二黄三眼”的演唱:“杨玉环在殿前深深拜定,秉虔诚一件件祝告双星。一愿那钗与盒情缘永订;二愿那仁德君福寿康宁,三愿那海宇清四方平靖;四愿那七巧缕,乞天孙,支矶石上,今日里借与奴身……”

在这段唱中,杨玉环最看重的是这四愿:一、情缘永定;二、丈夫福寿康宁,统治稳固;三、别打仗,过平靖日子;四、愿自己得到和牛郎织女一样的爱情。可以看出,杨玉环虽贵为后宫第一人,但也并不感到爱情会一成不变,随时都有风波出现,所以来求双星庇护。

再一段是杨玉环演唱的“西皮二六”:“挽翠袖近前来金盆扶定,只见那空中的月儿落盆心。又只见蟾蜍动桂枝弄影,美嫦娥清冷冷哪得无情?看仙掌合骊珠纷纷乱进,顾不得双手冷玉珏亲擎。”这段唱作者的构思很奇妙,说的是杨玉环在秋天的夜晚,对着金盆看见明月、桂枝、嫦娥、仙掌、骊珠,勾起她的许多联想。这是要缓和不安全感,带有一些谐曲的意思。所以唱腔比较舒缓平稳,平中有奇,缓中有情。

唐明皇来了,杨玉环拉着李隆基,对双星匍匐跪拜。首先李隆基念了一句:“在天愿作比翼鸟”,接着杨玉环道:“在地愿为连理枝”,接下来便是生旦一段对唱:“杨玉环长生殿今宵盟定,与妃子结夫妇世世生生……”这愿望是多么坚定!孰料风云突变,安禄山兵变。两个人逃难路上,众士兵哗变,一定要杀死杨玉环时,刚才还海誓山盟的李隆基,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和江山,不惜用三尺白绫缢死最心爱的妃子。应该说,在帝王中,唐明皇还是很重视爱情的。但是,在江山和性命对比下,他还是放弃了爱情,可见人性的脆弱,对权力的珍爱。也就是说,虞姬可以为霸王殉情,但项羽是绝对不会为虞姬损躯的。在没有了生命和江山的危险之后,李隆基便有了刻骨铭心废寝忘食的思念,终于梦续前缘……

这出梅派好戏流传下来,且久演不衰,几乎宗梅的所有艺术家全有这出戏。言慧珠、李世芳、顾正秋等最为出色,当然梅兰芳的哲嗣、第二代梅大师梅葆玖更是传承有自,一般梅派弟子难望其项背。梅葆玖仍不止步,学习其父转化创新的精神。在他主持下,又创作了交响音乐《大唐贵妃》。在最后一场“仙乡续缘”中,李隆基在苦苦思念之梦中,杨玉环在十六个仙女簇拥下,冉冉而来,演唱了大段凄美幽怨的整套“反二黄”唱腔,词和腔仍是老梅先生的,但是加上了交响乐,加上了歌队的配唱,气势更加宏伟壮观,这也绝对是“移步不换形”吧!

这时,“梨花颂”主题歌响起:

梨花开,春带雨,

梨花落,春入泥,

此生只为一人去,

道他君王情也痴情也痴。

天生丽质难自弃,

天生丽质难自弃,

长恨一曲千古迷,

长恨一曲千古思。

最后,并以此小文,纪念梅兰芳诞辰130周年、梅葆玖诞辰90周年。

戏说节气

编辑:白杏珏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