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昌平学子“圣地巡礼”
2024-08-12 15:3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7月27日,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9项世界遗产

▲北京中轴线图(新华社)

对于生长在北京的孩子来说

中轴线文化是“必修”知识点

它早已浸润在日常生活中

出现在试卷真题里

也融入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

……

什么是“北京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

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

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

形成今天全长7.8公里

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

其选址、格局、城市形态和设计

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

理想都城范式

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传统

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

是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

“北京中轴线”遗产区面积589公顷

缓冲区面积4542公顷

15个遗产要素构成

自北向南分别是:

钟鼓楼、万宁桥、景山、

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

太庙、社稷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

(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

毛主席纪念堂、

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

正阳门、南段道路遗存、

天坛、先农坛、永定门

▲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构成要素(人民日报)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

“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

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实体的中轴线蕴藏着

中华民族文化特质
从元大都起700余年间
北京中轴线始终

处于北京老城中心

在各个时代都决定了

北京的城市景观形态和布局

这条壮阔轴线
凝聚着古人

“居中而治、以中为尊”的理念
体现中国古人

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的创造力

▲天坛

北京中轴线

多次进入北京中高考

近年来

北京中高考命题探索步履不停

致力于体现北京特色

服务首都北京的发展

作为重要历史文化元素

北京中轴线多次出现在中高考试题中

透着浓浓“京味儿”

不仅完成了对学科知识的考察

更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热爱文化

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2023年北京高考政治试卷第18题以北京中轴线申遗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逻辑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协调利益的功能,彰显对制度的认同和法治精神。

● 2021年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基础·运用”部分,以“北京中轴线申请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为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北京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 2018年北京中考历史试卷第34题,以考查北京中轴线为情境设计,还原了实践考察活动的全过程。

在今年北京中考作文题中,再次提到了北京中轴线,引导学生用游记的方式关注和思考北京的文化和历史。

北京中轴线

已成为学校的“第二课堂”

北京中轴线

也被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

纳入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当中

昌平一中教育集团中滩校区

组织徒步北京中轴线活动

积极探索具有一中特色的

“中轴线思政大课堂”
让同学们增强文化自信
传承优秀文化

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学校

开展“漫步中轴线,感受北京城”实践活动

组织初中阶段的学生

实地考察中轴线上的建筑文物

学习中轴线上所承载的

古人的治国理念、文化象征和空间智慧

▲学生笔下的北京中轴线

随着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昌平区大中小学还将持续发力

让这个“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

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成为培养时代新人的不竭资源!

来源:首都教育、各相关学校

审校:陈晨、纪茹馨、杨蕊、张贞吉


作者:

昌平教育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