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长治久安
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 | 评论员 胡宇齐

2024-08-11 10:18 语音播报

时事
进入
长安街知事
看更多
+ 订阅

北京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东西向延伸,其中复兴门到建国门之间长约7公里,向西延伸至首钢地区、永定河水系、西山山脉,向东延伸至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北运河、潮白河水系。”这条东西向、超百里的长街,作为横贯首都的重要中轴,支撑起城市生长发展的骨架;更以其强烈的政治、历史、文化意义,对内成为见证发展变迁的“时代之镜”,对外成为闻名世界的“国家窗口”。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历经多次整修设计,从土路到沥青,从不贯通到贯通,从“十里长街”变为“百里长街”,从“最窄处5米、最宽点15米”到“可做飞机跑道”,从设计护栏到规划绿地……数百年来,长安街不断延长、拓宽,焕新、升级,它的生长变迁,不仅是宽度和长度的空间叠加,更是顺应时代功能定位调整的深度嬗变。按最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长安街及其延长线的使命定位更加明晰——“以国家行政、军事管理、文化、国际交往功能为主,体现庄严、沉稳、厚重、大气的形象气质”。

每座城市都有各自的独家记忆,长安街,也在悠悠岁月中浓缩着太多的家国故事。1949年,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筹备国庆10周年庆典之际,长安街第一次全面焕新,十大建筑拔地而起;1983年,国旗班第一次迈着整齐步伐、越过长安街,让国旗与太阳一同升起;时至今日,人民大会堂中传出铿锵宣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长安街沿线一栋栋标志性建筑,记录着古老民族如何从筚路蓝缕探索寻路走向复兴,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奋勇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美好前景与光明未来。

改革开放伟大变革的加速度,直接体现为北京变身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加速度,体现为长安街发展建设的加速度。数据显示,上世纪90年代,长安街10年建设量是此前40年建设总量的4倍,办公、商业、金融类建筑鳞次栉比,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两侧的建筑格局大体完成。作为外宾来华的重要一站,长安街沿线的故宫、秀水街、第一使馆区、建国饭店……深度参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进程,见证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仅不会关上还会越开越大的生动实践,见证着中国与世界交往的脚步不仅不会退缩还会更加笃定的发展信心。

抚今追昔,今非昔比。而历史的细节,又是如此意蕴深刻——以一封署名“华兴”、叙说梦想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来信为起点,经过反复研究,1988年元旦,天安门城楼正式向公众开放,昔日封建皇权禁地,成为来京旅游热门打卡地。行走于长街之上,重要建筑每每冠以“人民”之名,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劳动人民文化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长安街的故事,无不昭示着“人民当家作主”这一共和国的核心理念,无不承载着“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重温百里长街的沧桑巨变,更能理解“神州第一街”的重要价值。它属于北京、属于中国,属于每一个行走在长街之上、为其深感自豪骄傲的“国家主人”。从一次又一次的回望中,我们必将获得一种“重新发现”的兴奋,与“永远热爱”的深情。长安街风景四时不同、朝暮有别、永远流动,而最壮观最恒定的风景,必是每位国人踏实生活的姿态、是整个中华民族寻梦追梦的自信脚步。

时光流转,岁月峥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坐标系上观照,长安街标定着一个国家的砥砺奋进、自信自强,展现着“长治久安”的美好愿望如何一步步照进现实。发展的长安街,开放的长安街,人民的长安街,将继续见证一个矢志复兴的民族,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长安街

编辑:郭涛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