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年间的密云黑谷关事件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孙明舜

2024-08-15 14:47

深读

黑谷关位于北京市密云区新城子镇花园村,这里与河北省的承德县、滦平县、兴隆县接壤,因此又被称为“鸡鸣四县”。它也是北京市的最东端,因此又有“京都晨曦”的美称。

四百多年前的明代万历年间,这里发生了一件惊动万历皇帝的大事情,这就是“黑谷关事件”。

明代的密云是拱卫首都北京的东北屏障,密云的古北口、曹家路、石塘路、墙子路一带长城沿线布置了大量明朝军队,以抗击关外元朝残余蒙古各部的入侵,黑谷关属于西协四路中的“曹家路”管辖,它所在的山谷呈东西走向,因谷口处悬崖颜色黝黑而又名“黑谷”,也称“黑水谷”。

密云黑谷关城堡遗址 于连贵 摄影

据《明实录》和《四镇三关志》记载:黑谷关城堡建于明洪武初年,明万历十三年(1585)正月扩建成陆、水关口。这里山高路险,两条从关外山谷中流出的河流在这里交汇成一条,取名乱水河,黑谷关城堡就坐落在两条河交汇的三岔路口上,死死卡住了进关的通道。黑谷关城堡遗迹现存,呈不规则矩形,随山就势,坐南朝北,南高北低,南墙长66米,北墙长100米,东、西墙长198米,占地面积近20000平方米;城堡南墙完全建在山上,东南角、西北角、西南角建有角楼敌台,距北城墙50米的东城墙上建有箭楼;北面城墙紧挨着乱水河,北城墙东部伸出一墙,与建在乱水河上的水闸连为一体,墙上有水关门,是进出关的唯一通道,整座城堡只设一座北门,供军民进出。

乱水河的北岸紧贴着万丈悬崖,河水沿着崖根儿奔腾流淌,悬崖生成的山峰高耸入云,峰顶是一座敌楼,现在人们称为“镇关楼”,也是黑谷关的瞭望哨,站在这个敌楼上,关里关外能看得很远。

万历十一年(1583)七月,盘踞在关外的少数民族首领小阿卜户率部突然进犯黑谷关。黑谷关是曹家路下辖的关寨之一,当时住在曹家路的最高守将是分守游击叫李尚贤,协守副将是陈文志,他们住在曹家寨(现在的曹家路村),他们是曹家路的最高行政军事长官。而住在曹家寨的提调齐鹤鸣,以及协助他的王道化负责下面各关寨的具体防守任务,把守黑谷关的是守备方臣。

方臣一看敌人来犯,赶紧向上汇报求援,而齐鹤鸣和王道化二人听到敌人来犯,不仅不赶紧汇报率兵支援,而且好像什么事儿都没有发生一样。方臣一看援军不到,以自己这点兵力根本守不住,赶紧撤了,以致小阿卜户袭破关口,对黑谷关城堡和临近的烽台谷寨、烧香寨进行抢掠焚毁,据《神宗实录》记载,来不及躲避而被杀害、有名有姓的百姓就有30多人,清代魏禧所著《魏叔子文集》“明右佥都御史江公传”中则说“杀数十百人”。敌人大肆掠杀,破坏沿途城堡后才撤退。

事情发生后,协守副将陈文志等人不是想着如何安抚百姓,做好善后工作,而是派提调齐鹤鸣来到黑谷关找到方臣,让他赶紧将被杀百姓和士兵的尸体运到关外,分多处埋藏甚至焚烧灭迹,待这一切处理干净后,陈文志等人赶紧写表向上邀功,说他们截击打退了进犯的敌人。

刚上任不久的总兵杨四畏不明真相,把这份邀功表报给了自己的上级,驻密云县城的冀辽总督周咏和巡抚翟绣裳,二人不敢怠慢,赶紧派勘官副使张崇谦前去查验核实,谁知张崇谦嫌山高路险辛苦,根本就没到实地勘察,溜了一圈回报说情况属实,周、翟二人就将假情况报了上去。

巡按御史李植听说了这件事,就给万历皇帝上疏说:“我巡防边关,看到临近黑谷关的烽台谷寨和烧香寨等处遭到敌人破坏烧毁的惨状,总督巡抚却说拦截打退了敌人,这是欺骗皇上。”

周咏、翟绣裳上疏辩解说,烧香寨和烽台谷要塞,前些年归过来就这样,不是敌人破坏的。李植就责备周、翟二人说,他们欺君罔上,请求皇帝派别的官员前去勘察,到底谁说的是真的。皇上也不知真相如何,就派屯田御史江东之和抚按一同前去,查明情况回来奏报。

二人到了黑谷关之后,经过调查,一连挖掘出了九具方臣等人转移埋藏的尸体,并查明了事件的来龙去脉,上报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一看大怒,下旨将陈文志、李尚贤、齐鹤鸣革职,将方臣、王道化、张崇谦拿下交巡按御史提审问罪,总兵杨四畏官降一级,还负责原来的事务,总督周咏和巡抚翟绣裳罚俸禄半年,以警示勉励他们好好工作。

出了这个事之后,总督周咏非常自责,他上疏请求皇帝斥责罢免自己。万历皇帝以祭祀先皇陵墓时间已经很近了,另外边防事关重大为由,没有答应他。

明朝的边境,离朝廷最远的在几千里之外,为了避免以后再出现“黑谷关事件”,万历皇帝采纳了大臣王士性的建议:以后凡是边关有情况报上来,一定要巡按御史核实勘察清楚再上报,不能只是总督、巡抚没有核实的一面之词。


编辑:白杏珏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