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为了减重故意挨饿,有的人则饿不了一点儿,一饿就会心慌、手抖、冒冷汗……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李蕾表示,饥饿后产生的异常反应,往往和多种疾病相关,如果不及时补充能量纠正血糖,严重的可能出现意识恍惚,甚至昏迷。
一饿就心慌手抖要小心
李蕾表示,胃排空时间为4~5个小时,之后就要通过进食来补充能量,否则就会出现饥饿的感觉。我们的身体有个很好的调节机制,处于饥饿状态时,肝脏这个储糖器官也会为身体输出葡萄糖来保证血糖的平衡,短时间的饥饿不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但一饿就心慌、手抖的人,往往是以下这几种疾病在作祟。
低血糖:过度运动、进食过少,或一些器质性(指多种原因引起的机体某一器官或某一组织系统发生疾病,造成该器官或组织系统永久性损害)疾病,如β细胞瘤,会导致低血糖。
糖尿病的前期:也称为高胰岛素血症,往往在吃过多的升糖食物如面食、糕点后,由于大量摄入糖分,使血糖迅速升高,会把胰岛素激发出来,出现餐后低血糖的症状。
甲亢:甲亢患者基础代谢加快,更容易出现饥饿感,并出现心慌、出汗、手抖这些症状。
胃肠道疾病:胃部手术切除、胃溃疡患者,由于食物吸收过少,也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
冠心病: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脏电生理出现问题,心肌供血不足,都会出现饥饿时心慌、出汗的症状。
葡萄糖能助你快速升糖
很多低血糖的人会随身携带巧克力之类的食物以备不时之需。李蕾表示,已经确诊糖尿病的人群,饥饿时出现心慌、手抖的症状,不管他血糖高低,一定要先进食。巧克力在身体内转化为葡萄糖大概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如果是糖尿病人,特别是在胰岛素治疗中,出现低血糖症状,最好直接吃葡萄糖片或者喝葡萄糖水,它们可以很快被吸收并帮助身体升高血糖。
健康人群机体有很好的升血糖机制来保证机体血糖的平衡。进食过晚或者过于疲劳导致的低血糖,一般不会产生严重后果。这个时候,可以吃点饼干等碳水化合物或者巧克力,低血糖症状会慢慢得到缓解。
这样吃更耐饿且更健康
一日三餐,规律进食。根据胃排空时间,每间隔4个小时就应该正常进食。李蕾提醒,很多人为了控制体重不吃碳水,会导致能量不足,这个时候就会出现酮体增加的情况,对身体是有害的。不吃晚饭容易形成胆结石,而且会使身体处于饥饿状态,第二天进食时又会导致吸收过度。同时,应尽可能采用健康的饮食方式,合理搭配蔬菜纤维素、谷物、蛋白质、脂肪,这样也可以避免血糖吸收得过快。
调整进食顺序,保证就餐时间。血糖吸收越快,它消失得越快,就越容易饿。在生活中,我们会有这种感觉,吃面食吃得很饱,却饿得越快,这是因为血糖快速升高会激发胰岛素的分泌,又让血糖迅速降低。李蕾建议,可以通过调整进食顺序,来延缓血糖的快速吸收,同时也延缓这种饥饿感的产生。进食时可以先喝汤、吃蔬菜,再吃蛋白质,最后吃主食。同时,吃饭时尽量细嚼慢咽,既有利于胃肠道消化吸收,也更容易产生“饱”的神经反馈,避免过量饮食。
来源:春城晚报 记者:闵婕实习生:石宇豪
责编:莫开井
编审:符亚丽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