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寿“上半场”:坚持“走稳、走好、走远”发展理念,打造可持续发展新引擎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8-20 17:35

产经新闻
进入
金融
看更多
+ 订阅

2024年,是北京人寿成立的第七年,是北京人寿第三个三年规划开场之年。在年中,北京人寿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北京人寿总资产突破250亿元;2024年上半年,实现原保费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财务口径新单规保11.6亿元,年度保费计划达成率超50%,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略有提升;综合投资收益和财务投资收益增幅超50%,实现净利润0.16亿元。公司半年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83%,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近97%,优于去年末水平。

在保险业爬坡过坎的过程中,这是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北京人寿董事长郭光磊表示,“作为一家新兴的中小保险机构,有一个起步到逐渐成熟的过程,持续盈利能力打造十分重要,上半年的盈利更是坚定了我们对今后发展的信心”。

强化资负联动

从单一、粗放到综合、精细

高质量发展是坚定的目标,但在复杂的发展环境下,如何保持价值成长,才是当下最主要的大事。北京人寿将思维向业务延伸、向客户延伸、向新而行,增强全员创新意识;同时,改变管理模式,从过去单一业务管理提升到综合管理,从过去的粗放管理提升到精细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北京人寿还开展了人力资源体系检视和优化项目,旨在加强绩效考核、优化薪酬体系、强化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对于下一步,北京人寿将继续精细管控人力成本,构建“精简高效”组织体系,改善人才队伍结构;完善干部评价机制,突出全面考核的薪酬激励保障;持续建设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统筹抓好干部选育管用工作,推动组织建设更好转化为执行力优势。

据北京人寿总经理王修文介绍,公司高度重视资负匹配及渠道能力建设,狠抓降本增效工作。2024年上半年,北京人寿资产配置策略优化,固收类资产占比较去年末增配17个百分点近80%,权益占比由去年末16%降为9%左右,降低了权益波动,半年末浮盈较去年末增加3.8亿元,资产久期由去年末7.62年提升至11.16年。2024年上半年实现财务投资收益4.67亿元,同比增长53.8%;综合投资收益6.66亿元,同比增长60%,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6.04%。

2024年上半年,北京人寿个险月均绩优人力同比增长46%;新单保费突破4亿元,同比增长74.6%,新单标保2.4亿元,同比增长70.9%;团险保费0.73亿元,同比增长超100%。另外,北京人寿个险渠道CS(顾客服务中心)模式和事务所创新试点有所突破,超70%的同比增幅显超市场水平。13月保费继续率97.2%,25月及高缴次保费继续率98%以上,均保持在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制定了涵盖资产端、负债端、成本控制端共16项降本增效举措,要求资产端做稳做优收益,负债端结算及销售成本稳中有降,管理端投入力求精简高效。公司首次将成本控制纳入各板块负责人绩效考核,执行效果直接与绩效奖金挂钩。

传播品牌价值

提升优质服务触达能力

保险的本质是保障,但事实上,服务也是保险基因中固有的组成部分。就北京人寿而言,自2022年发布首善客户服务体系后,往后的每一步都在围绕这一服务体系不断扩展其内涵。据了解,北京人寿已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首善客户服务体系,提出“一老一小一女性”的服务战略,重点围绕客户的健康、医疗、养老等需求做服务延伸,在原有服务的基础上扩充至21类共88项的特色服务内容。其中,北京人寿女性联盟——和合会(HER UNION)则是“一女性”服务战略的实际落地,以“服务+女性”的模式为会员提供各项服务。同时,北京人寿针对部分高端客户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还推出专属服务品牌“紫金荟-京荟臻选”,重点打造更优品质的高端服务。

2023年8月,“首善人家·北京人寿客户活动中心”成立,该中心被视为北京人寿首善客户服务体系实施线上线下服务结合的重要组成,进一步丰富了客户服务的体验场景与服务内容,也为首善客户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持。今年7月初,北京人寿举办了“福禄大集”特色主题活动,此次活动是北京人寿持续打造品牌文化IP“北京人寿亲人节”,传达品牌价值理念的重要举措,这也彰显了北京人寿进一步强化多场景触达能力建设,打造多层次、多触点的线下活动,丰富营销服务场景,采取互动性、趣味性强的活动模式,来提升优质服务触达能力。优质服务能力也为北京人寿业务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据北京人寿总经理王修文介绍,下一步北京人寿除做好个险优增优育、银保标准化营业部建设外,将做好财富渠道高端客户的服务销售,力争在“窗口期”迅速起势;通过直销队伍提供高频团险服务增强客户黏性,解决团险常态化经营问题;互联网渠道丰富合作平台及产品体系,提升渠道合作广度与深度。除此之外,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是要做好合规经营,下一步北京人寿也将重点关注公司发展中面临的苗头性、趋势性风险,要以风险为导向全面加强审计监督,抓好整改追踪和成果运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提升中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

打造“保险+康养”护城河

当下康养产业已成为众多险企布局的重要领域,甚至已成为一些险企谋求进一步发展的“护城河”。北京人寿紧跟时代大势,成立之初就将康养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内容,试图探索“保险+康养”的新模式。

2022年9月,北京人寿全资子公司——北京人寿康养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康养科技公司”)获得北京银保监局正式批复后注册成立,成为北京人寿贯彻“保险+康养”发展战略的重要布局。目前,康养科技公司已建立了“首善人家”服务品牌,构建了“医、康、养、保”一体四翼的服务体系。

2023年,北京通州区政府与北京人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金融、投资、医疗、养老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北京人寿也授权康养科技公司在通州进行康养产业布局。独家冠名的“首善人家·北京人寿康养中心”正式开业一年来,累计服务客户5000多人次,签约客户近千人,新增规模保费约2亿元。专业的运营服务满足了客户养老需求,创新的合作机制促进了保险营销赋能,同时也探索出了险资参与养老社区业务的轻资产运营新模式。康养科技公司旗下的北京惠民养老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在智慧养老和科技金融双线发力,打造的“GBCC 四级养老”服务模式,已服务离退休人员近2万人,为北京7个区的民政部门提供养老机构服务监督,为多个街道提供居家养老智慧服务方案。积极开展科技领域创新,应用AI和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新技术,帮助公司优化内部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助力降本增效。康养板块的全面发力,为北京人寿的高质量发展积蓄了更强的动力。

北京人寿总经理王修文表示,未来还将持续关注科技发展,推动数据中台、业务中台、智能运营等项目建设落地。保险业正处于深度转型期,预定利率调整已箭在弦上,叠加复杂的外部环境,市场主体面临重重压力可以想见。如何将暂时困难与未来前景结合起来,推动公司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每一家险企面前的必答题。

北京人寿将按照自己的战略路线持而有恒,用日积月累的坚持,换来厚积薄发,在“首善之路”上努力走得更稳、更好、更远!

校检:秦洪毅 申瑞秋 孙扬

审核:郝晶姝


编辑:李悦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