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文物故事|郑律成赠予黄河的日本军刀
2024-08-21 08:4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这把军刀原为某日军大佐佩带,1939年在黄土岭战斗中被八路军缴获。军刀长65厘米、柄长15厘米、刀宽4厘米,重630克,刀柄处有金色装饰。

1939年10月,日军对晋察冀军区进行冬季大“扫荡”。11月3日,八路军一部取得雁宿崖战斗的胜利。4日,日军旅团长阿部规秀前来支援受挫日军。八路军在黄土岭设伏,以小部兵力诱敌深入,待日军进入伏击圈发起攻击,日军伤亡过半,连续突围10余次,均被击退。阿部规秀被八路军击毙,他和另一位日本大佐的军刀被缴获,日本大佐的军刀被送给王震将军。后来,王震将军又将这柄军刀转赠郑律成。

郑律成在革命工作中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战友,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1938年4月,黄河奔赴延安,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结识了郑律成。年青的郑律成与黄河常在一起相聚,一起学习、交流、探讨创作。作为友谊的见证,郑律成把日本军刀赠予黄河,黄河则一直藏之珍之,细心保管。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二位艺术家真挚的友情支撑他们一同度过了风风雨雨。20世纪50年代,他们一同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时,常常利用演出之余观摩歌剧、音乐会的演出,郑律成更是将仅有的一点外币津贴都用于购买乐谱,他对事业孜孜以求、刻苦勤勉的精神深深激励了黄河。在物资条件匮乏的困难时期,郑律成发挥捕鱼的本领,为好友改善伙食;在受到“文化大革命”冲击的岁月里,他们互相鼓舞激励,终于迎来曙光。然而,正当郑律成以饱满的热情,准备投入到新的艺术创作中时,不幸却悄然降临。1976年12月7日,郑律成突发脑溢血,溘然长逝。

郑律成是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他从朝鲜来到中国参加抗击日本侵略的战斗,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加入了中国国籍,为中、朝两个国家创作军歌,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深入生活,创作了一大批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的优秀音乐作品,这些作品至今仍被广为传唱。

黄河永远告别了亲密的战友,悲恸不已,往事如同海潮涌入心中,望着故人赠送的军刀,他怀着沉痛的心情为郑律成题诗:“为君曾挂剑,何处可招魂?呼君君不语,白雪映红云。”

2013年11月17日,黄河先生的子女将这柄军刀捐赠给人民音乐家郑律成纪念馆。通过这件文物,我们能够深切体会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战火纷飞年代结下的深厚友情,从而更加理解他们的文艺作品,获得鼓舞和激励。

本文摘自《中国纪念馆珍贵文物故事》

作者:金江莲(人民音乐家郑律成纪念馆)


作者: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