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业变家长作业?作业形式主义“卷”了谁
半月谈

2024-08-21 14:52

时事

又快到了开学季,“一支笔、一个人、一个晚上、一个奇迹”的大戏又将在各个家庭隆重上演了。如今,说起学校作业,感到压力的可不止有学生,还有各位家长们,不但要监督孩子按时完成作业还要亲自替孩子完成作业。绘画、摄影、剪辑、写作……孩子没上几年学,家长先掌握了不少新技能。让人不禁想问,作业到底是给谁留的?耗费时间精力又不能提升学生能力的作业还有必要吗?

1

孩子们的作业是留给谁的?

“不光是现在的孩子,我们小时候也被学校以环保的名义通知过暑假收假后一人交5斤杏核(可以卖钱),或者10斤废纸,导致不少家庭只能反向向废品收购站购买。形式主义可休矣!”@润成

旁观者

“我姐家是农村的,姐姐和姐夫都是农民。有一年我姐我问买一台电脑贵不贵,说是老师留的作业需要从邮箱里面打印出来,她问了老师,说是需要一台电脑。我告诉她,除了电脑,你还需要一台打印机,还要买打印纸,一共要五千左右吧。”@会计、纳税服务

家长

“我家7岁孩子的亲子作业:完成35~50页PPT,要求逐页带特效动画,需要使用AIGC技术,带有一定的社会思考,文笔深刻,逻辑紧密,语言通顺,3000字,需要提前和家长拍摄,周六晚上提交,看后回复收到。”@李鹏

“让一年级做思维导图真的疯了,我弟都不知道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Fever

“昨晚上我帮娃娃画画,画到凌晨三点,我也不想。但是一年级的娃娃来到这个世界还没十年呢,学校却要求画十年间家乡的变化。我也不想让孩子空着手去学校被老师说,所以只能是我来完成了。”@开心

“还有老师给家长布置整理错题本,一年级的错题本,各种画画,有问题不找学生反倒@家长,我上学从来没挨批评,群里现在经常被@。”@这样的一个我

“我女儿小时候幼儿园让做过一次灯笼,我费劲巴拉搜罗净了家里全部废旧物品做出来一个丑灯笼,带到幼儿园一看,人家都是网上买的半成品,自己一插一扣就完工,又精美又省事,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仿佛是个傻子。最崩溃的是,我问女儿,你喜欢我们的灯笼吗?她说不喜欢,太丑了。我说但那是我们用心做的啊,她说是你做的,不是我做的。”@菲菲的麻麻是超人

“娃读个小学我都快得焦虑症了。要牛奶盒至少我还可以网上买,但语文数学英语的暑假作业要求组队完成——美其名曰让孩子自己组队,其实都是家长组队,搞得家长之间开始拉帮结派,担心自己孩子组不到队,孩子读个书做父母的还得被迫跟班里的家长去社交。这小组作业是小孩子能独立完成的么,孩子们字都不认识几个,还要拍短视频,要剪辑、要选音乐、要美工、要构思……完全是家长来的。然后几个家长一起弄,意见不合还要在背地里互相吐槽,搞得人心累,这作业意义在哪里? ”@用户已注销

2

家长老师无奈多

家长

“作为家长来说,只希望留给家长的作业少一些,毕竟工作已经很烦了,还要请假去学校当义工、出黑板报,打扫卫生……能不能把学校的作业就留给学校,让孩子成长的机会就留给孩子呢?”@Si Seulement

“现在不论是学校还是幼儿园,有的亲子作业完全就是父母作业,打着孩子的幌子,考验的是爹妈的能力,这个学究竟是给孩子上的,还是给父母上的?”@fynazi

“还有那些交手抄报、绘画作品评奖的,学校确实没硬性要求交,奈何总有家长卷,画得跟艺术品似得,跟着卷吧那就只有家长来画甚至花钱买,佛系的吧自家孩子一次奖都得不到又要闹。”@土逗🍥

“有时候家里面堆了好多好多为了应对不时之需的手工作业,生怕老师布置了作业网购来不及……”@佳

“现在的孩子上学离不了手机,作业班级群里发,我小时候自己有个抄作业的小本,留什么作业自己记。现在没事让看电视、看讲座,还要拍孩子和大人共同观看的照片发班级群里,有谁是全程看完的?不都是拍完照片应付一下拉倒了。学校发个链接让做问卷调查,告诉你应该怎么选,不能选错,净整些没用的。现在手机功能是强了,孩子没手机都上不了学了,孩子学习有学习的空间,家长有家长的空间,老把学校一些事代入家庭,烦不烦人。”@雨加雪是不是冰雹

老师

“不要只把板子打在老师身上,多少老师对这些形式主义也是深恶痛绝,无奈和收入、晋升、职称深度捆绑,只能含泪成为帮凶。”@顾长生

“作为老师,我只想布置点作业题,孩子做得有效,老师改得有效。可是,现在的素质教育对我们的要求是要让孩子全面发展,这就出现了各种特色作业以及不布置书面作业,学校要求各种作业展览。我们能不知道这种有一部分是家长做的吗?有什么办法呢。”@紫砂

“都不说什么创意作业了,现在的小学语文数学全都要求老师自己搜集整理资料,学校里不印发,老师就得呼吁家长买打印机自己弄。我是那种很少在群里发复习资料的老师,因为孩子们本来都挺累了。但有家长还有点不乐意,意思就是别的老师都发大量的复习资料,你为啥不发呢?我也是无语。”@咕噜咕噜

3

尊重孩子的天性 别让作业成为负担

家长

“其实可以让孩子完成的,家长不一定非要卷。我家孩子二年级以后,教育平台我就打开让她自己看,她自己做后面的题,分数不满意,她再做第二遍。手工和手抄报画啥样算啥样,我负责给她买万花尺、画图尺和彩笔。”@琪玥宝贝

“还是我们家孩子的幼儿园好。别的幼儿园都是老师布置家长找什么东西、做什么手工,做好带到幼儿园去,我家孩子的幼儿园,从来都是老师带领小朋友们在班上做好各种手工,放学时带回家给家长。隔三差五接孩子时就能收到质朴可爱的、一看就是孩子亲手做的小手工,老师还会把孩子们做手工的过程做成视频发到群里。这样,家长既保留了孩子们的作品,也真正起到了锻炼孩子们学习、动手能力的作用。相比那些家长四处网购材料,自己照着视频做好,又让孩子带去学校的所谓“手工”,这才是真正的学校应该有的样子啊!”@张

“孩子本身就千差万别。爱看书的孩子,玩耍对他来说就是阅读;爱画画的孩子,玩耍对他来说就是涂鸦;爱自然的孩子,玩耍对他来说就是看蚂蚁搬家;爱数学的孩子,玩耍对他来说就是数独……尊重每个孩子的天性吧!”@果妈在成长

专家

中国教育学会学生发展指导分会理事 闵生肃:

形式主义,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如转发、投票、点赞,前段时间那些曾经“为了孩子”的APP,开始要求不得强制签到、评价点赞、积分考核,这仅仅是冰山一角;形式主义,还有口头上的形式主义。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要求“不给家长布置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明确指出了作业质量不高和功能异化的问题,并提出了要健全作业管理机制。现在看来落实得并不到位。

减负,给老师减负,给家长减负,更是给孩子减负。让孩子正常,让孩子健康,让孩子成长。

新华社资深教育记者 艾福梅:

这些年来,在教育领域,似乎有一种倾向,搞什么教育都要布置作业,都要保存过程性的照片或视频,这些成果或者过程性资料往往成为学校在展示教学成果时的“有力武器”。

然而,在具体评价中,又忽视教育的规律,更多追求完美,比如孩子自己辛辛苦苦做的手抄报虽然充满童趣,但可能字迹不是那么好看,而被批评或被“雪藏”;那些家长“捉刀代笔”的手抄报却因为“完美”而被张贴到显眼位置。这不仅打击了认认真真完成手抄报的孩子的积极性,更加剧了家长的焦虑情绪。毕竟在这个评价没有标准答案,任何指标都可能有其重要性的时代,没有家长愿意自己孩子被“落下”。于是,我们看到的就是家长一边吐槽“娃娃作业都是给家长布置的”,一边陷入“卷”的竞技场,从自己动手操作,衍生到花费金钱网上代购。这些作业不仅没有起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还在孩子小小的心里种下了弄虚作假的“种子”。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的教育需要“慢一点”,需要学会尊重个性和特性,重教育而不那么重结果,静待每一朵花自然盛开。

主持人说

从学校角度来讲

对作业形式和内容进行创新

让孩子以亲身实践体验课本上学习不到的内容

初衷是很好的

但是往往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

忽视了孩子的实际能力承受范围

有时候就会造成

“老师知道作业是家长做的

家长也知道老师知道作业是家长做的”

的尴尬局面

老师教学的目的没有达成

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升

还困住了家长大量时间

因此这就需要老师们更多地因材施教

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创新作业

同时对没有标准答案的作业

保持更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鼓励孩子的自由发挥

包容孩子的小小失误

才能让孩子在完成作业时有更高的积极性

作为家长也应该适当地学会“放手”

相信孩子的能力

可以陪伴和辅助

但是也需要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孩子在行动中找到自己真正的乐趣所在

你怎么处理孩子的“花样”作业?

你认为什么样的作业才是既实用又有效的作业?


编辑:王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