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启红色研学之旅
2024-08-23 10:5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红色研学

是一次回望历史的致敬,是一场荡涤心灵的洗礼

是大手拉小手的文明之约,是赓续红色血脉的精神之旅

8月22日上午,丰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开展第一期“乐享新时代 精彩趣研学”活动,携手15组亲子家庭一同走进西山永定河文化精华区,领略卢沟美景,追寻抗战印记,聆听红色故事,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研学之旅。

卢沟晓月历史文脉源远流长

第一站,研学团队参观了卢沟桥,卢沟桥自古就是京畿要道,是华北地区现存最古老最长的十一孔联拱石桥,《马可·波罗游记》中对卢沟桥事变,极尽赞誉之词,说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历经八百三十二年风雨不折,依然如故;而作为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盛名之下,余韵犹存。历朝历代,关于“卢沟晓月”的诗词描写数不胜数;而描绘卢沟桥畔人物车马活动场面以及河中运筏和两岸搬运木材场面的《卢沟运筏图》更是拥有可以媲美《清明上河图》的意境。它是一座历史之桥、艺术之桥、文化之桥,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不可磨灭的艺术瑰宝。如今,卢沟桥作为西山永定河文化精华区“一核四区两廊道”区域规划的重要功能片区,不仅高度汇聚了历史文化要素,还汇聚了红色、抗战、交通、古都等众多文化要素,呈现出多元文化汇聚融合、历史现代交相辉映的文化特征,是名副其实的京西南文化宝库。同学们驻足桥上,看着顽皮可爱、栩栩如生的狮子雕刻,在忍俊不禁之余,都被这精巧的中国雕刻艺术深深震撼着。

沿着历史的痕迹,研学团队走进了卢沟桥历史博物馆,这是一座全面展示卢沟桥历史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在讲解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先后走进了历史厅、技法厅、风云厅、艺术厅、文化厅五个室内展厅以及名桥走廊、古诗廊、碑林区和实景展区四个室外展厅,通过文字、实物、图片、视频、虚拟现实等多种形式,全面感受卢沟桥的厚重历史文化、高超的建桥技法、别具匠心的缜密设计、鬼斧神工的雕刻艺术以及别具特色的“卢沟文化”。

宛平烽火,寻访昔日抗战印迹

接着,研学团队来到了紧邻卢沟桥的宛平城,宛平城建于明代,是华北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两开门卫城,已有380多年的历史,与卢沟桥一起见证了“七七事变”的爆发,至今城墙上还保留着当年日军炮击的弹痕,这些历史的痕迹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如今的宛平城作为西山永定河文化精华区重要组成部分,优化了共生院落小环境,改善了生活基础设施,恢复了院落传统风貌,完成了多处示范点位的保护性修缮工作,还吸引了人民咖啡馆、特色文创商店、国家中医药文化博物馆、非遗体验空间、拱极营公共展示空间等红色商业、多元业态入驻,实现了从历史古城到博物馆之城的蝶变。

城墙上的弹孔和炮痕,带着历史的疮痍;宛平城内,街巷两旁修葺一新的八角楼、宛平戏楼,还有熙熙攘攘的人群、热热闹闹的叫卖声又把大家拉回了现实,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让同学们为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和骄傲。

再忆抗战,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金色牌匾上,熠熠生辉,研学团队也来到了本次研学的最后一站。在馆内一层大厅“血肉长城”浮雕墙前,同学们举行了庄严肃穆的献花仪式,立志铭记历史,擎起民族脊梁,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屏息凝神,认真聆听老师讲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展厅内,一张张生动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如同时间的信使诉说着过往的英勇与牺牲,生动再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在历史的回声中,同学们领略到抗战时期的中华儿女的艰辛与伟大,也深知如今的和平来之不易,随着红色之旅的不断深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这一信念在每一位同学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和家长们纷纷表示,此次丰台红色研学之旅收获满满,大家于所见中感悟,于所学中启迪。丰台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沃土,不仅培育了少年心中的爱国热情,更帮助他们增强了中华文化的自信。

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研学活动,更是丰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探索。下一步,丰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将深化拓展,精心策划涵盖科普探索、生态自然等多元化主题的研学线路,带领青少年打卡丰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瑰宝。通过一系列充满探索乐趣、寓教于乐且富有创新性的研学活动,让辖区青少年实地体验“五气”连枝的丰台气质,领略人文丰台的独特魅力。

来源 丰台时报

通讯员 刘帅

编辑 原梓峰 实习编辑 高帆

审核 肖媛


作者:

北京丰台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