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7 14:10
反智主义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新冠疫情发生后受到国内外政界、学界广泛关注。优绩主义是解释新一轮美国反智主义兴起不可忽略的重要原因。以机会平等、能者多得等为特点的优绩主义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受到美国社会的认可与推崇。这一学术概念首见于20世纪50年代的左派文章,经过发展成为保守派推崇的一种意识形态,其与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相结合,不可避免地带有缺乏实质平等、将个人贡献极端化、维护精英利益的弊端。优绩主义通过将培养公民反思精神的教育功利化、阶级化,削弱了对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引发美国社会中的反科学现象。在此基础上,精英阶层通过垄断政府与立法机关、切断民意代表性、构建民众—精英对立进而激起民众反精英情绪、削弱民众对精英的政治信任,引发美国政治领域的反精英现象,进而产生去精英化情绪。而由此产生的工作机会、政治参与方面的不平等损害了公民工作尊严与公民精神,削弱了公民的反思能力,诱使美国公民智识呈现“非反思化”。
新一轮反智主义的新特点
由优绩主义引发的新一轮反智主义与历史上数波反智主义浪潮的区别在于以下两点:
其一,新一轮反智主义更强烈地表现出去精英化的特点。自美国建国初期至冷战结束之间的反智主义更接近霍夫施塔特界定的概念,即民众出于宗教、教育等原因产生的对于过高教育水平的厌恶、对于反思性思维的反感以及对于知识分子的排斥。但时至今日,由于社会结构的变迁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鲜有人对教育本身怀有批判态度。当下美国的反智主义,首先表现为反精英主义,它更多假借反对智识的名义,表达对于社会流动性缺失、精英垄断资源以及美式民主失效的不满,并进一步将矛头转向既得利益者——精英。民众从对立的事实逻辑出发,将精英视作与自身敌对的群体,认为精英占据了本该属于大众的政治经济资源,进而对精英充满愤恨。在这样的对立中,民众怀疑精英群体的行为动机,将精英的主张视为谎言,进而加深了自身情感先于事实、怀疑一切的价值取向。因此,近年来美国民意看似反科学、反常识,其背后反映的是民众对于精英主张与言论的反感与不信任。
其二,新一轮反智主义的表达方式更为极端、激进,呈现出更加民粹化的趋势。受右翼反智政客煽动的反智主义则具有极端性的特点。在反智话语动员下,激进右翼保守主义兴起并成为当前美国极端政治行为出现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受反智政客煽动的反智主义者尝试突破现有民主法律框架直接表达政治诉求:因特朗普等反智政客煽动而生的民粹主义者反建制色彩浓厚,甚至采用暴力冲击国会等极端方式表达诉求与不满。另一方面,因反智选民的“授权”,反智政客中极化现象严重,他们在民主框架内利用“否决政治”阻挠、拖延正常的民主运行程序,以表达极端政治诉求。这样的极端行为成为赢取选票、步入府会的手段,具有极强的民粹性特点。
新一轮反智主义的影响
优绩主义所引发的新一轮反智主义对美国社会有着更为深刻的影响。
其一,新一轮反智主义加剧了美国社会议题保守化趋势。在反精英情绪高涨、反对科学权威主张及阴谋论观点的影响下,非反思性反智主义正逐步回归,民众正逐渐拥抱教条主张,这加剧了美国社会议题的保守化趋势。目前这表现在枪支管控、妇女堕胎权乃至气候变化等社会议题上。一方面,民众对于精英提倡的政策主张表现出反感与厌恶态度,这突出体现在精英主张的气候变化议题中。对专家、精英及其主张议题的不信任势必促成气候等议题上的保守化趋势。另一方面,反智主义者秉持宗教绝对主义引发社会议题保守化。以联邦最高法院推翻“罗伊诉韦德案”为标志,本受到多数选民认可的堕胎权、立教条款等共识性问题正受到冲击与挑战。
其二,新一轮反智主义削弱了美国民主制度,使美国政治去合法化。美国民主制度的合法性来源是代议制民主以及全国普选制创造的代表性与合规性。但如今,一方面,优绩主义的崛起使美国政治体制日渐显露出维护精英统治利益的一面,普选制成为“橡皮图章”,在贫富差距两极分化、民众与精英两极分化的情况下,议员更可能成为精英而非民众的利益代表,民众对于政治体制的不信任日渐加深。另一方面,现有反智政客煽动反智主义者,为拉选票不惜公开质疑大选结果,攻击民主制度,破坏现有政治体制,降低了民主运行的合规程度。这造成的后果是民众合法政治参与率逐年递减,民众对现有制度的信任程度大幅下降,更倾向于采用民粹、极端、反建制的手段表达政治诉求。因此,优绩主义激化的反智主义不仅在精神层面危害美国智识,更在政治层面否定美国民主政治合法性。
其三,新一轮反智主义将更大程度削弱美国凝聚力与国际形象。美国历史上的数波反智主义均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20世纪50年代麦卡锡主义引发的反智主义扼杀了学术界自由讨论的氛围,引发了公众对知识分子的恐惧与反对。由优绩主义引发的新一轮反智主义将对美国社会的凝聚力造成更大破坏。一方面,新一轮反智主义将引发更多极端社会思潮。另一方面,新一轮反智主义削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削弱美国对盟友的国际领导力及自身国际形象。从近几届美国总统来看,小布什、特朗普等反智政客政策主张往往难以被预测,他们无视专家的建议,常常作出难以预料、富有争议性的决策。
(作者单位分别为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