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长城”征文作品 | 残躯登临不言弃
北京晚报

2024-08-29 08:40 语音播报


三十年前,我有幸和同事们一起前往北京,有了一次难忘的旅行。

同行的是当年我们乡镇的一批优秀教师。大家辛辛苦苦地工作,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应有的奉献。镇政府为了表彰鼓励大家,特别安排了这次旅行。

我们跟着领队人,先后参观了故宫、颐和园、天安门广场和十三陵水库等著名景点,但在我心目中印象最深、最为震撼的还是登上了长城。

长城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小时候在课本上学习过,在电影上看到过,在小说里欣赏过,遗憾的是现实中一直没有机会亲自攀登。现在,终于能如愿以偿了,心中的欣喜可想而知。

正是秋清气爽、天高云淡的时节,我们乘车来到了八达岭,先集体购了票。我从小腿部留有残疾,行走不便。但机会来之不易,决不能轻易言弃。于是坚定地和大家一起开始攀登。

一开始,长城的台阶还比较平缓,我还能一步步迈上去。随着山势渐高,长城的坡度也越来越陡峭,有的台阶有一尺多高,我迈步已经很困难。同行的老师搀扶着我,一步步艰难地往上攀登。长城是由一块块硕大的青砖砌成的。两边是垛墙,中间是通道。隔一段距离,有一座烽火台。走进烽火台,就像进了一个迷宫,穿来穿去,类似于八卦图。从烽火台的瞭望口向两边张望,辽阔的幽燕大地,到处是青山巍巍,树木丛生,野草丰茂,山花盛开。拂面清风带来惬意的凉爽,白云在头上悠闲地飘浮。极目远眺,我似乎看到了几千年前秋日点兵的古战场,仿佛感受到了铁马冰河的残酷与壮烈,心底浮现出无数志士仁人、英雄豪杰的不朽形象。越往上走,天地越开阔,视野越舒展,胸襟越宽广。长城,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事,就像一条巨龙,蜿蜒着,腾飞着,护卫着华夏的疆域安如磐石,荫庇着亿万中华儿女的身家性命,装点着黎庶百姓的美丽家园。长城是祖国的屏障,是华夏的摇篮,是人民的福祉啊。

长城上的游客熙熙攘攘,有时候甚至显得颇为拥挤。在红男绿女之间,有不少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白发老人,还有牵着父母衣襟、活蹦乱跳的儿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无不为这震撼世界的伟大奇迹而感到自豪和骄傲。在长城的顶端,竖着一块石碑,上面用毛体写着红色大字:不到长城非好汉。旅游者纷纷站在石碑前照相留念,大有“齐天大圣到此一游”的气概。另外还有好几处巨石,写着“好汉石”三个字,也成为人们打卡拍照的景点。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走到了北坡长城的顶端,早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衣服都湿透了。前面下坡还是长城,时间不允许,体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于是顺着原路返回。人们常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的确,台阶太高了,下来时双脚会蹲得生疼。两个伙计从左右两边搀扶着我的胳膊,勉强走了下来,两腿已经累得酸疼。回到旅馆,好好地休息了一夜,才缓过了劲。

这次登长城,是我的第一次,也许是唯一的一次,后来我再也没有去过。现在年事渐高,体力更加不支,再去的机会很渺茫。但我已经了无遗憾,因为我可以挺起胸脯说,我曾经登上过万里长城。

北京晚报“我与长城”征文

编辑:高晨晨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