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亮眼,中国太平高管划重点
北京商报 | 记者 李秀梅

2024-08-29 17:17 语音播报

热点关注

在资产端和负债端两端共同发力下,中国太平保险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太平”)上半年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上半年实现股东应占溢利60.27亿港元,同比增长15.4%。

8月28日,在中国太平中期业绩会上,投资人不仅仅对中国太平财务数据表现较为关注,对预定利率下调、银保渠道调整、房地产风险敞口等市场热点话题也较为关心,而中国太平管理层也对上述问题一一进行了回应。

投资收益改善带动盈利提升

作为我国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保险企业,中国太平于8月27日晚间发布了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业绩。上半年,中国太平实现股东应占溢利60.27亿港元,同比增长15.4%;实现保险服务收入558.75亿港元,同比增长3.2%。中国太平的业绩表现带动了股价上涨,截至北京商报记者发稿,中国太平涨13%,报9.72港元/股。

在评价业绩时,中国太平董事会秘书张若晗感叹:“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企业经营也是如此,要坚持正确的战略方向,各项准备充分细致,并坚定有力地执行战略,经营成果就一定会随着各项工作稳妥有序推进,逐渐显现出来。”

2024年上半年,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资本市场波动加剧,机构投资者深受考验。但中国太平的投资收益逆势增长,并带动了盈利的提升。具体来说,上半年,中国太平实现总投资收益372.42亿港元,同比增长57.1%。中国太平的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5.27%,同比上升1.38个百分点。中国太平对此解释称,上半年,公司加强投资研究,把握结构性行情机会,持有的高股息策略品种表现较好。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房地产风险敞口和非标资产投资,中国太平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张作学透露了十分详细的数据。他介绍,房地产整体的投资资产规模占总投资资产的比例在4%左右,是一个比较小的数字。这4%包括了底层资产为房地产的金融产品,以及1.6%的投资性物业,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省会城市、经济发达的二线城市的核心区域,出租率总体良好。同时,张作学强调,公司一直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严控风险。目前来看,公司在房地产行业的整体风险敞口是可控的。

“今年以来公司整体非标资产的收益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张作学表示,面对信用风险的高发期,公司一直将风险管控放在首要位置,对于存量资产已经产生了风险的情况,公司近几年加大了处置和清收的力度,一方面绝大部分风险资产已经及时处置,有不少都是现金收回;另一方面及时做了足额的减值准备。

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中国太平未来又将如何调整投资策略?张作学表示,下一步,公司将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研究和利率走势的研判,将做好长短期利率兼顾平衡,把握阶段性的高点。会增加长久期利率债的配置,改善资产负债的久期缺口,也会关注利率的短期波动,通过交易和证券风险对冲来增厚组合的收益。

实际上,在当前利率环境下,增加债券类资产投资是业内不约而同的选择。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支培元表示,长久期利率债因其稳定的现金流与较低的信用风险,成为保险资金配置中的优选资产,能够有效平衡资产与负债的久期,降低利率风险敞口,实现资产组合的稳健增值。

银保渠道红利显露

寿险业务是中国太平业务发展的支撑力量,是该集团盈利的主要贡献者。上半年,太平人寿实现新业务价值66.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6%;新业务价值率24.6%,同比上升12.4个百分点。

此前,监管部门多次发文,明确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佣金标准,要求银保委托代理协议的佣金率不得超过产品备案的佣金水平,严格落实“报行合一”,坚决杜绝虚列费用、银保“小账”、销售误导等违法违规行为。

银保渠道“报行合一”已实施一年,如今头部险企已快速迎来红利期。上半年太平人寿银保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99.7%;新业务价值率20%,同比上升16.4个百分点。太平人寿总经理程永红透露,今年银保平均手续费的费率下降了19.6%,银保固定费用也下降了18.5%。

从外部环境的角度,支培元表示,“报行合一”监管政策的推进,促使保险公司与银行渠道的合作更加规范透明,为银保业务提供了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

近期,保险业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无疑是预定利率下调。程永红直言,对于行业,尤其是对太平人寿来说,降负债去风险的意义重大。程永红进一步分析,8月2日的监管新政首次提出了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也首次允许了差异化的利率演示,这对于资产负债间的联动以及预定利率调整的及时性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而且有助于降低长期利差损带来的经营风险,更好地去适应未来经营周期的变化。

谈及应对策略,程永红表示:“以考核为导向,在全面的考核政策基础上,再叠加分红险的考核。未来4个月,分红险相对于整个业务的占比会有很大的提升。”

康养生态圈扩容

当前,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消费者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日益提升,由此倒逼着各大险企需要深刻洞悉消费端需求变化,布局养老服务产业。

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中国太平自有+第三方合作社区已达63家,覆盖25省51市,成都芙蓉人家开业,北京玉兰人家已试运营。太平医疗健康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累计落地项目27个。

中国太平总经理尹兆君进行了更清晰的介绍:“我们完成了养老社区东南西北中的布局,形成了中国太平独特的重中轻相结合养老社区的特色模式,不断丰富养老服务业态。我们还在苏州以及大湾区的一些城市开展了居家养老试点。保险+大健康方面,我们投资了康复医院,设立了太平医疗健康基金,搭建了太平跨境的医疗服务平台,持续推进保险与医康养服务的深入融合。”

对于布局“保险+医康养”生态圈,张若晗表示,因为就长期而言,生态圈建设直接提升了公司服务保险客户需求的能力,有力地推动了负债端产品的价值转型,提升了产品的价值率和客户满意度,以及公司与客户之间的黏性。


编辑:杨子墨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