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动物园里的老广告牌,您还记得么?
2024-09-03 09:3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01


动物园的梦,于大多数人而言,总是甜甜的


北京动物园,是包括我在内的绝大部分北京居民一个甜甜的童年之梦。


从我抬起脚尖,把手中的门票交给检票员叔叔(或阿姨)的那刻起,这个梦便开始做了。


穿过西洋风格的小院子,在与铜狮子们打过招呼之后,我便开始急不可待地探望各种飞不动的鸟类。只是那些懒洋洋的大小鸟们(或是鸡),连看都不稀罕看我一眼。我对它们的兴趣也不大,只是走个过场、客气客气而已。


鸟笼之上,有漂亮的陶瓷质说明牌,把这些比我还小的小家伙们介绍个底儿掉。什么出产地、生活习性、天敌为何、繁育周期、存活寿命之类,最后还忘不了捎带上一句,这是属于国家(或其他国家)几级保护动物。其意在告诉我们,它们很宝贵,不要随意去伤害,更不要想着去吃掉它们。或许从那时候起,于我的潜意识中,便把野生动物是“用来观赏,而非为了品尝”的观念,深深地扎下了根。


02

长大以后的“动物园”,总离不开《虎口遐想》


多少年过去了,北京动物园已经渐渐地淡出了我的视野。同龄人或许还会带着自家的宝贝,男女老少齐上阵在动物园里转悠,然而我却没有了那个心思。


每次走到动物园门口,我总会想到由梁左创作、姜昆与唐杰忠表演的相声《虎口遐想》。由是,便总觉得自己一个大老爷们儿,独自跑进这“腥臊恶臭”的地方瞎溜达,有甚意思?因此,北京动物园,便真的成为我一个童年的梦了。


03

在动物园里,百味杂陈地回味“往事”


终于有一天,待我逛完五塔寺,想从动物园南侧的公交枢纽返家的时候,发现穿越动物园的小北门(后门)似乎更加方便。于是,我便再次走进“动物世界”。径直往里走,发现园中的景色,如同三十多年前一样,尽管有了新修的海洋馆、大象馆、犀牛河马馆、科普馆等,然而大部分曾经的建筑还依然存在,就如同我小时候来过的一样。


只是那些曾经的动物们,在陪伴着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之后,都已纷纷离世。偌大的一个动物园,除却工作人员,只剩下我一个“常客”。然而园子的“主人”们,不是变成了标本,就是被黄土掩埋,不复出现。


04

向绘有鸟类图案的大广告牌,作最后的致敬


还好,有我熟悉的内容,一堆尚未被照片所取代的广告牌。这些已然斑驳的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遗留下来的东西,曾是我最喜欢观赏的。它们不及照片那般真实,但其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却远在而今拍摄版的动物说明牌之上。这是那一代美术工作者的杰作,甚至于超越了动物本身的精彩。


走着走着,于动物园的水鸟湖畔,我见到了被随意丢弃的鸟类陶瓷质说明牌(里面起码有几十幅小画)。代之以立的,是全部由照片构成的鸟类说明展板。我只扫了一眼,便蹲下身子,默默地欣赏着那些说明牌。太美了,越看越美。只可惜,当我再次光临动物园湖畔的时候,广告画的牌子已然不见了踪影。一切都随梦而去了。



05

从广告画中感受到什么是“岁月静好”


这样美丽的广告画(说明牌),还有熊山入口处、狮虎山展厅内外、象房、犀牛馆、河马馆、两栖爬行类动物馆中的。那一块块由乳白色的瓷砖拼接而成的动物形象,简直把许多不愿意搭理我,甚至根本不知道藏于何处的动物们,都给我展示了出来。


这是它们最美的一面,丝毫也不脏,一点也不臭,干干净净地冲着我微笑,或凝思望远。有时候,想到岁月静好这样的词儿,或许于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但在广告画里,却能永久地保存下来。我喜欢这种感觉,希望它们还能多留存一段时间。


06

动物“广告”的演变,也是北动往事的重要一环


其实,早在1950年,于西郊公园的动物兽舍上,便开始挂出动物说明牌。只不过,那时的说明牌是木质的。


  • 1951年,公园更换73块动物说明牌。将旧式动物的说明牌,陆续更换成新型说明牌,介绍所展动物的名称、分布地、生活习性、繁殖、保护及其经济价值等内容。


  • 1953年10月,毛泽东、朱德、任弼时在战争年代曾骑乘过的3匹军马,被放到草原动物苑内展出。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行政处所提供的历史材料,西郊公园分别列出说明牌。此时的说明牌,好一点的是铁制,差一些的则是木质。


  • 1955年,园内设大型动物说明牌68个,设置“中国哺乳动物分布图”一处,宣传橱窗4处。


  • 1956年,在小动物园(而今动物园熊猫馆、雉鸡苑南侧至猴山的区域)增设“世界动物分布图”和“中国鸟类、爬虫、两栖类动物分布图”。统一设置指路牌40个,大门入口东西过道内设标语牌4块。


  • 1957年,补充、更换说明牌86块,绘制油画8幅,益鸟宣传牌14块。


  • 1958年,在大门口、猴楼、熊山、狮虎山、犀牛馆等8处,建动物知识科普图片、珍稀动物照片展示窗,以问答形式展现“你知道吗”立体、多变的科普知识展示橱窗。


  • 1960年前后,配合动物展览,分别设立益、害鸟宣传牌8块。在小动物园前竖立一组大熊猫母子雕塑,雕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除。


  • 1958~1961年,在说明牌上增加汉语拼音和动物的英文名称。


  • 1961年,更换和补充动物说明牌180余块,在园内主要交叉路口设立动物园导游图3块。


  • 1962年,改制102块塑料质说明牌。更换食肉动物说明牌12块。


  • 60年代后期,大部分科普橱窗更换成政治宣传画和标语口号。


  • 1973年,增设“猿与人”宣传橱窗,此处橱窗一直延续至90年代末。在荟芳轩东侧增设“益鸟”大型陶瓷质说明牌。因50至60年代使用的木质、铁质和塑料质说明牌褪色、破损严重,影响观瞻,于是改用新型的陶瓷质说明牌。陶瓷质说明牌上配有仿真的动物彩图,标明所展出动物的中英文名、学名、分布区域、生活习性等内容。烧制的陶瓷质说明牌画面清晰,色泽亮丽,不易脱落,且经久耐用。陶瓷质说明牌的使用,为全国动物园之首。


  • 1975年,在水禽湖东岸增设6块塑料质的“中国特产动物”科普知识画牌,将原犀牛馆西侧小型科普画廊改建成大型科普画廊,这座画廊一直保存至今。增设水禽的陶瓷质说明牌。


  • 1976年,在狮虎山西侧增建“动物的进化”宣传画廊。园内增设世界珍稀动物图片橱窗。


  • 1978年,在水禽湖增建一组大型陶瓷质水禽说明牌。这组说明牌十分壮观,令人印象深刻


  • 1979年,在两栖爬行动物馆内设置说明牌、壁画。在迎湖小卖部南河岸增建“世界珍稀毛皮兽”画廊,至1985年因施工拆除。


  • 1980年,在正门售票、售货处两侧上方增建8块大型科普宣传画,主要介绍北京动物园从国内外新引进动物的展示情况,及珍稀动物繁殖、育幼的最新动向,起到科普宣传与广告的双重作用。此后,每年更换数次,成为参观北动的最重要门面广告画。


  • 1983年,在通往两栖爬行动物馆的东西主要干道上建“北京的风景名胜”大型陶瓷质宣传牌。


  • 1987年,在长颈鹿馆西侧建“趣味动物”大型水粉宣传画廊。


  • 1988年,在熊山南侧建大型陶瓷质说明牌,介绍熊山中各种熊的名称、习性、分布区域等知识。根据国务院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将水禽湖周围一组大型陶瓷质说明牌全部翻新。


  • 1989年,夜行动物馆开馆,为适应黑暗展厅内特殊科普宣传的需要,制作灯箱式说明牌。灯箱式说明牌将动物的中、英文名、学名、分布区域、生活习性等内容书写后拷贝在软胶片上,使文字呈透明状,再用一种透明材料“光久工艺”将其覆盖在各色有机玻璃上,作为灯箱面板,通过灯箱射出的光展示。说明牌悬挂在动物展舍上方,其亮度既不影响夜行动物的生活,又给参观者提供相关的科普知识。


  • 1990年,在新建的亚运大熊猫馆前设立大型陶瓷质说明牌。这样的陶瓷质广告画,一直更新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 如今,北京动物园内到处都是“动物照片”,我却在怀念漫布着广告画的时代了。


作者:

申哥带你走天下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