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以文化志愿服务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新路径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9-03 10:30 语音播报

产经新闻

近年来,石景山区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为契机,积极开展各类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发展壮大文化志愿服务队伍,持续提升文化志愿服务水平,以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有力助推区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将文化送到居民“家门口”。

鲁谷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小小志愿者成为文化传播新力量

鲁谷街道综合文化中心以“小手牵大手,共赏石景山文化之美”为主题,召集“小小讲解员”为公众讲解石景山文旅资源;发布“山与理想”全民阅读季——图书馆小小志愿者招募令,号召辖区少年儿童齐聚鲁谷街道图书分馆,进行图书管理培训、书籍整理、图书分享、小小“主理人”茶话会等活动......今年暑期,已举办三期图书志愿服务月活动,共96名小志愿者参与其中,最大的14岁,最小的6岁。

鲁谷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小小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

鲁谷街道积极创新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形式,一方面通过文化志愿服务让小志愿者们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有助于未成年人提高社区文化建设共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小志愿者们增强了辖区文化志愿服务储备力量,并将志愿服务力量转化为文化传播的新动能,激发更多居民对石景山区文化的关注和热爱。

老山街道综合文化中心:“一老一小”助力街道文化志愿服务发展

老山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志愿服务队以“一老一小”为主要抓手,积极开发文化志愿服务项目,主动服务社区治理,设立“小小图书管理员”“银龄图书管理员”“文化志愿服务岗”“文明宣传引导员”等岗位,协助开展图书整理、借书导引、活动期间文明宣传引导、活动场地布置等文化志愿服务。同时,以社区为阵地,通过小手牵大手,中心动员青少年志愿者带动家长一同参加社区文明引导等志愿服务活动。服务队自20236月成立以来,已招募志愿者123人,其中未成年人志愿者50余人,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29次,参与志愿服务1146人次,志愿者服务时长总量达4113小时。

老山街道图书分馆小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

此外,志愿者们在长期的志愿服务中,更加了解在地文化,积极为街道文化工作建言献策,提出的多条意见建议也被积极采用,促进了街道文化工作更好发展。

广宁街道综合文化中心:“积分兑换”激发志愿服务新活力

广宁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聚焦辖区文化发展,设计了一系列特色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开展“小小场馆秩序维护员”“小小图书管理员”“小小解说员”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中小学生提升社会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促进社区文化活动繁荣发展。中心特别设计了“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机制,志愿者通过服务累计的积分,可兑换文化课程等福利,鼓励志愿者参与到更多文化志愿服务中。

广宁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小小图书管理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广宁街道综合文化中心以文化志愿服务促辖区和谐,增强居民归属感和幸福感,助力辖区文化建设和社会治理。如今,中心不仅文化志愿者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文化活动也因志愿者的积极参与而更加丰富多彩。

五里坨街道综合文化中心:“红色娘子军”汇聚文化志愿服务合力

五里坨街道的“红纽扣”军嫂志愿服务队的主要成员为军嫂、军属和退役军人,作为“红色娘子军”,团队积极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开展“福满京城 春贺神州”军嫂巧娘工作室——恭贺新春手工制作、军嫂巧娘工作室——扭扭棒手工DIY、花样过大年 国潮有“惊喜”——石景山区迎新春创意手工制作等活动,举办“传承雷锋精神 军地联手共建”学雷锋便民服务实践活动等,并先后参与服务保障北京2022年冬奥会、社区治理等志愿服务活动400余场次。

五里坨街道红纽扣军嫂志愿服务队开展恭贺新春手工制作志愿讲解

志愿服务队充分利用军嫂这个特色志愿群体,带动更多家庭、人群加入到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中,以实际行动为基层治理增添活力,用朴实无华的付出彰显了“红色娘子军”的崇高境界和高尚情怀。

八角街道综合文化中心:深挖志愿者特长,打造文化志愿服务联盟

八角街道积极组建文化志愿服务联盟,打造八角文化志愿服务品牌,通过微信公众号、居民微信群、工作人员招募宣传等方式,打造社区熟人圈,组建文化志愿服务队伍。

八角文化志愿服务队青少年儿童演出文化志愿者服务“落日音乐会”观众

中心根据活动的内容定向开展志愿服务,让每位志愿者在各项工作中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所长。依托“志愿北京”平台,发掘辖区内的各类志愿者资源,打造新颖、丰富、有趣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如:新春庙会文化志愿者项目、新春元宵节文化志愿者项目、学雷锋志愿者项目、“落日音乐会”演出文化志愿者项目等,让志愿者们在乐趣中服务。活动的开展吸引了很多小志愿者的积极参与,也直接带动了家长一起参与到文化志愿服务中。

八宝山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志愿者+”助力区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八宝山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积极通过“志愿者+”模式,鼓励志愿者参与到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志愿服务中。“志愿者+图书”模式,文化志愿者参与到图书馆阅读推广、图书整理等服务中,助力全民阅读氛围的形成。“志愿者+科普”模式,文化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专长,以生动的讲解、有趣的互动,将科普知识切实送到居民“家门口”。

八宝山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志愿者开展图书整理服务

中心以学雷锋主题活动为载体,弘扬雷锋精神,组织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关爱老人、帮助残疾人、环境美化等志愿服务,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同时,通过举办雷锋故事分享会,激发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各色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延伸了文化志愿服务范围,也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辖区文化氛围。

金顶街街道综合文化中心:聚才汇智打造专业志愿服务“生力军”

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金顶街街道综合文化中心聚才汇智,以自愿参与和单位推荐的形式进行报名,以各级文化、教育、新闻界从业人员,专业文艺团体从业人员等为对象,招募热衷文化宣传工作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文化志愿服务。同时聘请宣传文化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者为志愿者提供专题培训。

金顶街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开展志愿服务编织活动

在重要传统节日期间,中心紧紧围绕“走进基层,服务大众”的理念,开展各类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如开展文化大讲堂主题讲座、低碳减排志愿服务、关爱空巢老人等。此外,中心组织的“模式口驼铃古道志愿讲解团”“模式口驼铃古道旅拍志愿服务团”致力于向游客宣传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给四方来客提供便利服务,多次被媒体报道。

苹果园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多元形式将志愿服务融入百姓日常

苹果园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志愿服务队以多元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持续用爱心和行动诠释志愿精神的内涵,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北京中轴线”文化宣讲让大小志愿者们感受历史与文化的交织,传承中轴文脉;养老院慰问演出则为老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和温暖,培养志愿者尊老、爱老、敬老的良好品德;图书阅读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方便居民借阅,更成功营造了书香四溢的辖区氛围,将志愿服务融入百姓日常。

苹果园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北京中轴线”文化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现场

近年来,团队先后组织参与文化宣讲、服务冬奥、文明引导、公益摄影、慰问演出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始终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奉献志愿力量为己任,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带来更多温暖。

古城街道综合文化中心:文化为媒、志愿为桥,文化古城反哺邻里

古城街道综合文化中心汇聚了一支由百余名热心公益的志愿者组成的“文化古城反哺邻里”志愿服务队,为辖区注入不竭的活力与温暖。图书漂流,知识之舟轻启,志愿者们引领居民泛舟书海,让书香成为靓丽的风景线;腊八粥香飘寒冬,每一碗都满载着志愿者对居民的深情厚谊,让爱在冬日里温暖流淌。在消夏文艺演出、小小达人秀儿童演出、暑期夏令营等特色活动中,志愿服务队精心策划,用心组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居民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古城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开展夏令营志愿者服务

古城街道的文化志愿者们,用心倾听居民需求,用情搭建沟通桥梁,共同绘制了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和谐新画卷。古城街道以文化为媒,志愿服务为桥,不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迈向新高度。

石景山区各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发展壮大文化志愿服务队伍,让群众能够就近参与文化志愿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打造出特色鲜明的公共文化服务石景山样本,也为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形成全社会踊跃参与文化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贡献力量。

校检:张萌 申瑞秋
审核:陈月


编辑:康健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