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师生花式讲“北京中轴线”故事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9-05 14:13 语音播报

城事

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为北京地铁8号线设计屏蔽门装饰

地铁站里,大学生把中轴线上的古建创意设计成贴纸和海报,让乘客在乘车的同时感受北京中轴线深厚的历史文化;万宁桥旁,考古专家指导学生采集含水率、硬度、点云数据等信息,为这座古老的桥梁“体检”;智能平台上,高校科研团队对遗产保存现状及动态变化开展持续监测,任何损坏和波动都逃不过它的“火眼金睛”……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北京高校在古建保护、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讲好生动的中轴线故事。

给高龄古桥做“体检”

北京建筑大学师生为万宁桥做体检

始建于元代的万宁桥,是北京中轴线上最古老的桥梁,如今已700多岁。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桥两侧栏杆呈现不同的状态:古代留下来的汉白玉构件风化严重,后来用石料修缮过的部分则看起来依然光亮洁白。

今年暑假开始,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预防保护部主任张涛和北京建筑大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副院长侯妙乐师生团队合作,对万宁桥及镇水兽本体开展数字化保护与复原工作。炎炎夏日,师生们扛着三维激光扫描仪等设备,对桥体各部位进行了毫米级精度的全方位扫描,获取的大量高清影像为后续的病害分析、保护方案制定打下了基础。

“咚咚咚”“咔哒咔哒”,里氏硬度计在桥梁的栏板和望柱处被不停地摁下再弹起,发出清脆或沉闷的响声,结合设备实时显示的硬度数值,研二学生邓艳萍初步推测,桥梁内部可能出现了病害。

便携式视频显微镜、色差仪、含水率仪等专业设备一件件登场,师生们利用它们记录下万宁桥风化、开裂、破损等病害情况,将数据带回实验室进一步分析。“我们将一些潜在风险罗列出来,后续的保护维修可以按照风险层级分区并逐一进行,做到预防性保护。”侯妙乐说。

体检发现,万宁桥桥体保存基本完整,但由于长期暴露于室外,存在明显的风化、溶蚀、层片状剥落痕迹。桥上东北第4根望柱的柱头缺失。除了原本的汉白玉石材,桥体本身还有用青砂岩修复的痕迹。临水面还发现了生物病害。

在开具“体检报告”的同时,学生们也为万宁桥的后续保护工作提出了借鉴方案。例如,他们发现个别桥面石板的强度明显降低,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尽快修缮加固。对于主拱圈兽头,他们提出应注重防风化保护,防止其进一步风化消失。

研三学生刘欣阳负责桥体的三维数据及影像采集。“就是用相机多角度拍摄,后期对影像对齐、计算,进行数字化建模。”他说,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桥体表面,可以获得大量密集的点云,海量点云的集合就能构建出物体的数据模型,将万宁桥“搬”到电脑上。针对特殊的构件、纹饰细节,有风化或者有裂隙的地方,还要用正摄像机进行补图。

北京建筑大学师生为万宁桥做体检

复杂的现场工作后,师生们回到实验室对万宁桥进行数字虚拟修复——“对缺失的、已经不存在的文物,或者是某件文物上有些缺失的部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来还原其本身的模样,也叫虚拟修复。”刘欣阳举例,万宁桥曾经在元代是有着漕运功能的,但在明清时期这个功能逐渐消失,澄清上闸也仅剩一些残存遗迹,大家利用现有资料和数据帮助它再次“现身”,并通过动画展示其工作过程。

开学后,师生们对万宁桥的体检和复原工作仍在继续,张涛表示,希望通过对万宁桥的持续监测发现文物自身规律和背后的故事。侯妙乐说,师生们将通过对万宁桥实体化表达和数字化复原,更好地把实景三维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相结合,让万宁桥的故事活起来,向更多人展示中轴线的魅力。

坐地铁逛“流动”的中轴线

“看!地铁里也有一条中轴线。”全长49公里的北京地铁8号线被誉为“地下中轴线”。作为首都地下交通的南北向大动脉,8号线南起大兴区,北至昌平区,核心行车区间自永定门外站向北途经前门、王府井、什刹海、南锣鼓巷一路穿行直至鼓楼大街,与地上中轴线遥相呼应。

最近,细心的乘客也许会发现,前门、王府井等重点站点内,中轴线元素众多——屏蔽门上,从永定门到正阳门,再到景山、钟鼓楼,中轴线各遗产点的贴纸有序排列,黄红相间的配色,为枯燥的乘车过程带来别样的旋律。

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教师余文婷所带领的团队师生,是这些中轴线元素的设计师。他们通过系统的资料梳理和实地调研,将北京中轴线文化内容与地铁专列相结合,让“不动”的中轴线“流动”起来。

如何将深厚的中轴线文化,通过短平快的形式展现、被更多人看见,是摆在师生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我们在8号线地铁站台观察乘客,或者干脆把自己就当作乘客,探索大家的目光在哪里停留得更久。”研二学生赵诗琪回忆,他们将视线聚焦在了排队等候列车的屏蔽门前,“屏蔽门是透明的,更能凸显中轴元素的设计,而且不会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行。”

如今,8号线屏蔽门上,一条丝带般飘动的波浪线条,将故宫、天坛、钟鼓楼等遗产点特色建筑元素串联起来,韵律十足。

赵诗琪透露,这版方案至少经过了10次推翻和修改。起初,屏蔽门上的中轴线建筑走的是图文并茂的风格。“以故宫为例,我们运用黄红配色绘制了午门城楼,又在右侧加上了相关注解。”她说,原版设计图纸上有一排红底白字,写着“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等文字,希望向大家普及中轴线的历史渊源。然而,把这个设计方案放到虚拟场景中,师生们发现,文字太小了,排在前面的乘客需要眯着眼看,后排的乘客干脆只能看到一些密集的白点。

推翻重来。这次,师生们在实地探访找到了灵感。“我们发现,中轴线上的建筑错落有致,或许可以用一种‘流动’的设计语言,来表达中轴线上的韵律。”赵诗琪说,最终呈现在乘客眼前的“韵律中轴”设计方案中,师生们通过波动起伏的线条连接起中轴线上的建筑元素,让这些古老的遗产点生动起来。

余文婷说,目前,师生们围绕中轴线主题为北京地铁1、2、6、8号线和公交车站候车厅设计了公益海报,同时还打造了一个虚拟中轴线,乘客通过扫描站台内公益海报上的二维码,进入“云上中轴”小程序,就能沉浸式感受北京中轴线的文化遗产风貌。

打造遗产保护“火眼金睛”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师生团队参与打造中轴线遗产监测平台

夜幕降临,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监测大厅内灯火通明,一张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中轴线遗产区和缓冲区的“全景图”——221个文物保护单位、33个历史文化街区、1000多条传统胡同,甚至8000多棵古树名木,一目了然。

这是国内首个应用三维数字孪生技术的遗产监测平台,记录了北京中轴线上15个遗产点部分监测内容的核心数据。

“监测平台就像无处不在的‘眼睛’,通过高精度的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中轴线遗产状况。无论是遗迹损坏,还是环境波动等,都逃不过它的‘法眼’。这能够帮助人们有效识别潜在风险、预防险情的发生,为北京中轴线的保护工作提供支持。”在北京市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的支持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孙彦超带领团队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指标体系,设计打造了这套中轴线遗产监测平台,对遗产保存现状及动态变化开展持续监测,形成预防为主、动态保护的遗产监测保护模式。

屏幕上,中轴线遗产本体外观轮廓、周边自然环境、游客数量等数据实时跳动。“我们主要围绕建筑本体,监测它有没有出现沉降、偏移、裂缝等,还格外注意交通振动对建筑的影响。”孙彦超补充,还会关注建筑周边私搭乱建、垃圾焚烧等情况。

遥感卫星、街拍相机、物联设备、人工巡查等多样化设备和手段,在不破坏文物本体的前提下,正在与平台协同完成一次次监测任务。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师生团队参与打造中轴线遗产监测平台

该监测平台还有一项重要功能——汇集志愿者的中轴线巡查信息。人们通过“扫码随手拍”的方式,扫描遗产点界桩上刻着的二维码,或进入“云上中轴”小程序,就可以对身边的建筑、文物拍照,将数据实时传送到遗产监测平台上。

孙彦超说,有了这个平台,任何人都能成为“打更人”,化身中轴线的守护者参与到日常遗产监测工作中。

该平台始建于2022年,2023年开始试运行,目前已经正式运行。孙彦超说,平台在遗产监测、数字中轴建设方面发挥了作用,师生团队的积极参与也彰显了信息科大“聚焦信息特色、服务首都发展”的办学特色。平台未来还将分阶段逐步迭代完善,为保护中轴线提供更精细、更立体、更全面的技术支持。


编辑:匡峰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