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回韶山65周年《档案》带您重温毛主席的回乡之行
2024-09-09 18:3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从1927年领导组织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以来,毛泽东再也没有回过家乡,直到1959年6月25日晚7时左右,他才再次回到阔别32年的韶山。回到故乡,毛主席都去了哪些地方?又发生了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2024年是毛泽东同志逝世48周年,也是毛泽东同志回韶山65周年。今晚,由北京银行独家冠名、泸州老窖1952特约播映的《档案》为您揭秘!

面对重修父母坟墓的建议

毛泽东这样说

1959年6月26日早上5点多,毛泽东起了一个大早,前往父母的合葬墓。毛泽东的母亲名叫文素勤,她一生默默操持家务,淳朴善良。母亲去世后,毛泽东写下了情义深长的《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当毛泽东来到父母墓前正准备行礼,忽然发现没有带祭品。此时,警卫人员沈同就把一束松枝递给了他。毛泽东手握松枝,神情肃穆,深深地鞠了三躬,将松枝敬送到父母墓前。他轻声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言语中满含游子归来的思念。

毛泽东父母的合葬墓非常简单,由于时间已久还塌陷了两个洞。当地干部问毛泽东要不要把坟修一下,毛泽东说“不要了,添一下土就行了。” 此后,毛泽东终于来到了他曾经生活了十多年的旧居——上屋场。三十多年后重回旧居,毛泽东是怎样的心情?

毛泽东无意间成就一段佳话

《档案》独家采访释出

1959年6月26日,毛泽东还来到了韶山学校,和师生们合影留念。据毛泽东的卫士李家骥回忆,当毛泽东戴上红领巾后,高兴地对师生们说:“你们看,我年轻多了,现在变成少先队员啦!”。随着快门的按下,一张传世的经典照片诞生了。照片上所有人都笑得特别开心,著名诗人臧克家称赞这张照片“仿佛听出声音”。

而在这张照片中,毛泽东的左手边是蒋含宇,右手边是彭淑清。两人长大后,还结成了一对伉俪,过着幸福的生活。如今,他们已经年近八旬。在毛主席回韶山65周年之际,《档案》栏目对蒋含宇和彭淑清老人进行了专访。今晚的节目中,他们如何回忆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独家采访即将为您放送!

毛泽东畅游韶山水库

晚上设宴请乡亲们吃饭

离开了韶山学校,毛泽东又拜访了毛家祠堂,随后来到了韶山水库。毛泽东喜欢游泳,尤其是在大江大海里游泳。在韶山水库,毛泽东畅游一番后,还开心地给身边的随行人员上了一课,教大家如何游泳。他幽默地说:“你们会蛙泳、蝶泳、自由泳。我只会立正、稍息、睡觉、坐凳子。”

这天晚上,毛泽东还摆下了宴席请乡亲们吃饭。韶山冲有一个风俗,就是远方归来的游子归来,乡亲们一定要请他去吃一顿饭。而这一次,毛泽东执意要自己请乡亲们的客。借这次宴会的机会,毛泽东召集大家开了个座谈会。会上,在毛泽东的鼓励下,父老乡亲都提出了不少意见,有的甚至很尖锐。而毛泽东耐心地倾听,真诚地探讨。

宴席中,毛泽东风趣地说:“今天要请的客人,绝大多数都请到了,但有一位贵客没请到,不是我不请,而是请了也不会来。”他所说的贵客究竟是谁呢?为什么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今日21:05,由北京银行独家冠名、泸州老窖1952特约播映的《档案》即将播出,敬请关注!


作者:

BRTV北京卫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