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把握北京中轴线的整体价值
光明日报 | 作者 唐执科

2024-09-12 08:17

头版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于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为世界文明百花园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北京中轴线位于北京老城中心,北起钟鼓楼,向南经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的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分列中轴线东西两侧。中轴线全长7.8公里,贯穿北京老城,并始终决定整个北京老城城市格局。在这一巨大建筑群中,涵盖了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遗存五种不同类型的历史遗存,展现了中华文明具有代表性的物质形态特征。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见证和标识,北京中轴线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思想、制度、物质等层面呈现出整体价值。

中华先民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创造出辉煌的文化,给我们留下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是其中的出色代表,是中华文明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成为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在北京中轴线宏大华丽的规划布局中,蕴含着中华文明的智慧和特点。

致中和的哲学理念。《中庸》载:“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表达的是不偏不倚,“和”追求的是和谐有序。北京中轴线统领古都老城的规划格局,承载着中华文明“致中和”的精神追求。从选址看,中轴线坚持择中而居的原则,雄踞京城正中的位置,犹如一条城市脊梁,承担起都城的躯干,展示大国首都的雄伟气魄和泱泱风范。从布局看,中轴线两边建筑均保持着左右对称的布局,如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等,这些建筑物各得其所,极富中正平衡之美。从各建筑的建造命名看,也处处彰显“致中和”的理念。故宫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最具代表性,不仅都位于中轴线上,而且都用“和”字来命名。这三大殿的匾额题词:建极绥猷、允执厥中、皇建有极,均出自《尚书》。允执厥中,强调帝王处事要不偏不倚,符合“中和”理念,因此谓之“执中”。

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自古以来,在中华大地上,从来不是一个民族在孤鸣,而是各民族合唱,共同演奏出中华民族的恢宏乐章。从远古时期各文明的满天星斗,到封建时期的历次王朝更替,各民族和文明之间不断进行文化交流和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绚丽多彩、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北京曾是多个少数民族政权的都城,是多民族文化汇聚之地。传承至今的北京中轴线,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作品。北京中轴线最早诞生于元代,历经元、明、清三个多民族大一统王朝。无论是汉族,还是蒙古族、满族,都对中轴线的规划理念和格局尊崇有加、承接有序。北京中轴线不仅体现多民族文化元素,而且呈现华夏先民多样的精神信仰。例如,清代在景山绮望楼内供奉孔子牌位,尊崇儒家至圣;万春亭内则设有毗卢遮那佛,尊崇佛教如来;故宫钦安殿供奉玄武大帝,尊崇道教神灵;太庙是皇家祭祀列祖列宗之所,体现强烈的祖先崇拜。

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天人合一”,最早见于《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历经多代发展,“天人合一”理念不断被赋予丰富意蕴,展现着中华先民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人生观。北京中轴线参照天地宇宙秩序而建,是“天人合一”的物质载体。古代中国,天子之所以为天子,是因为天子“受命于天”,此之谓“天子居中国,受天命,治天下”。北京中轴线正是帝王寻天下之中、择居于中国的重要体现。其中建筑的布局和命名亦对应天象,如故宫在修建之初,被明永乐帝命名为“紫禁城”,取紫微星之意。在区域选址上,北京中轴线体现了我国先人因应自然之势、巧借自然之力的智慧和理念。其背靠燕山山脉,借山势而为其坚实屏障,区域内多条自然和人工水道交相环绕,为都城提供水源和河障,是中华传统建筑理念中依山傍水、山水环抱的典型范例。这彰显了中华文明尊重自然的优良传统,是追求“天人合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大积极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强调“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在中华文明从传统到现代的伟大进程中,北京中轴线展现出无穷的魅力和智慧。致中和的哲学理念,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充分彰显出北京中轴线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一价值不仅是先民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而且继续作为中华文明的独特见证和精神标识,为赓续中华文脉作出重要贡献。

中轴线犹如一根定海神针,为北京老城的规划和建设奠定基本框架,让区域内的建筑均有依靠,统一在中轴线周围。正如建筑学家梁思成曾指出的:“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北京中轴线的设计,展现出《考工记》所载中国理想都城规划范式。作为《周礼》中的一篇,《考工记》成书于先秦,对我国古代理想都城的规划范式有着深刻的描述,强调将礼仪和秩序的原则贯穿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中。北京中轴线的设计建造,充分体现了这种秩序安排。故宫建筑群位于中轴线的核心部分,是象征着最高权力的主体建筑,对其他建筑起着统领作用。中轴线两侧对称分布着各式建筑,也是严格按照秩序规范,正如《考工记》中所载的“左祖右社”,表现为太庙坐落在“东”,社稷坛坐落在“西”。紫禁城中各类宫殿,更是严格表达了等级秩序。钟鼓楼则反映了通过对时间的管理构建社会生活秩序的城市管理体系,各城门也是社会生活秩序的重要物质体现。北京中轴线整体上构成一个严整有序、错落有致的建筑格局,反映了中华文明传统的秩序观。严守秩序的同时,北京中轴线各建筑又不失个性,就像各色乐器和音符的交相辉映,最终汇聚成一部雄浑激昂又细腻绵长的大型交响乐。

秩序与活力良好结合的哲学基础,正是源于致中和的理念。达到“中和”,则天地各安其位,实现井然有序;达到“中和”,则万物自然发育,充满勃勃生机。各安其位,各得其所,才是“和”,但“和”不是完全相同、没有个性的“和”,而是在保持个体独立性基础上的集体的同一性。北京中轴线呈现的活力与秩序的辩证统一,是中华文明的发展智慧,不仅体现于都城秩序构建之中,也体现在国家治理和参与国际事务的过程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呈现出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他深刻揭示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其中之一就是活力与秩序的关系。秩序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和保障,活力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与此同时,中国秉持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的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一方面,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这是维护世界和平,维持国际社会稳定的制度基础。另一方面,坚持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为国际秩序注入新活力,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我们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文物和文化遗产不仅生动具体地讲述着中华文明的过去,而且深刻长远地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当下和未来,它们不仅属于我们,而且属于子孙后代。对于文物和文化遗产,既要保护好,也要利用好。

对以中轴线为中心的北京老城进行保护,对中华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不仅在于要保留和还原其历史风貌,还有着重大的历史文化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历史文化遗产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凸显了中华先民高超的建造工艺,展露出中华文明的宏大气魄。历史文化遗产体现着中华文明独有的文化特质和精神风貌,是对外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重要载体。在老城保护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北京中轴线的历史风貌得到恢复,历史文脉得到传承,历史文化价值得到阐释,人民群众对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价值的认识也得到进一步深化。

老城保护和文物利用,是辩证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保护和利用,是文物工作必须处理好的一对关系。保护是利用的基本前提,利用是保护成果的转化和进一步发展。妥善处理老城保护和文物利用关系最重要的落脚点,就是要使二者统一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之中。北京中轴线上,一项项文物生动鲜活地向中外游客阐释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神价值,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界的认识;而今,中轴线对北京城市的发展持续发挥着活态遗产的文化引领作用。北京中轴线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带动了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可以说,处理好老城保护和文物利用的关系,也是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重要体现,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活实践。

(作者:唐执科,系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环境整治与监测部部长)

习近平文化思想

编辑:高晨晨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