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糖尿病的世界里,空腹血糖偏高仿佛是一个顽固的谜题,困扰着无数糖友。据统计,约有30%-4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空腹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空腹血糖作为评估胰岛功能和糖尿病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标,其偏高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更是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因此,了解并控制好空腹血糖具有重要意义。
应急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王凯亮介绍说,空腹血糖是反映人体基础胰岛功能的重要指标,其正常范围为3.9-6.0mmol/L。当空腹血糖超过6.0mmol/L时,即视为空腹血糖过高;若超过7.0mmol/L,则可能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控制好空腹血糖对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通过简单的自查和排查,糖友可以初步判断空腹血糖偏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自查八原因:揭秘空腹血糖偏高之源
1、“时光穿梭”的误会:空腹未满8小时
原因解析:空腹血糖检测要求至少8小时未进食任何食物(可饮水),以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反映基础血糖水平。如果空腹时间不足,前一餐的食物尚未完全消化,可能导致血糖偏高。
表现:糖友可能感觉胃部不适,有轻微的饱腹感或饥饿感。
调整建议:确保检测前至少8小时未进食,避免在检测前夜宵或过早进食早餐。
2、晚餐的“甜蜜陷阱”:主食过量
原因解析:主食(如米饭、面条、馒头等)富含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会导致血糖升高。如果晚餐主食摄入过多,且餐后未进行足够的运动消耗,可能导致夜间血糖持续偏高,进而影响次日空腹血糖。
表现:糖友可能感觉晚餐后腹胀、口渴或多尿。
调整建议:晚餐应适量控制主食摄入,增加蔬菜、蛋白质等食物的比例。同时,餐后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促进血糖消耗。(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3、心情的“糖衣炮弹”:情绪影响血糖
原因解析:情绪波动如紧张、焦虑等可影响体内激素分泌,进而影响血糖水平。长时间候诊可能导致糖友心情烦躁,引起血糖波动。
表现:糖友可能感觉烦躁不安、心跳加速或血压升高。
调整建议:在候诊过程中尽量保持心情平静,可以通过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同时,合理安排就诊时间,避免长时间等待。
4、胰岛素的“迟到之谜”:延误注射
原因解析:对于需要注射胰岛素的糖友来说,按时注射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关键。如果晚餐前或者睡前漏打胰岛素,将导致体内胰岛素不足,无法有效控制血糖。
表现:糖友可能感觉早晨血糖明显升高,伴有口渴、多尿等症状。
调整建议:严格遵守胰岛素注射时间表,确保按时按量注射。如果因故无法按时注射,应及时咨询医生并调整后续治疗方案。
5、晨练的“双刃剑”:方式不当
原因解析:适量的晨练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但过度运动或运动方式不当可能导致血糖波动。例如,空腹运动可能导致低血糖,而运动后未及时进食又可能导致血糖反弹升高。
表现:糖友可能感觉运动后头晕、乏力或血糖波动明显。
调整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晨练方式和强度,避免空腹运动。运动前后应监测血糖水平,并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饮食和药物剂量。
6、“夜猫子”的代价:睡眠不足
原因解析:睡眠不足会影响体内激素分泌和代谢过程,进而影响血糖水平。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血糖升高。
表现:糖友可能感觉白天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或血糖波动明显。
调整建议: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晚至少7-8小时。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7、“苏木杰的诡计”:夜间低血糖反击
原因解析:苏木杰效应是一种反跳性高血糖现象,通常发生在夜间低血糖后。当夜间血糖过低时,机体会分泌升糖激素以对抗低血糖,导致早晨血糖反跳性升高。
表现:糖友可能在夜间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出汗、心慌等),随后早晨血糖明显升高。
调整建议:减少晚餐前或睡前降糖药物的用量,并适当加餐以防止夜间低血糖。同时,加强夜间血糖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低血糖事件。
8、“黎明的考验”:激素作祟
原因解析:黎明现象是指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但在清晨时段(通常是凌晨3-8点)血糖逐渐升高的现象。这可能与体内胰岛素拮抗激素(如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分泌增多有关。
表现:糖友可能感觉早晨血糖明显升高,但夜间无低血糖症状。
调整建议:针对黎明现象,可适当增加睡前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剂量,以覆盖清晨时段的血糖高峰。同时,加强清晨血糖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专家推荐:
王凯亮,应急总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技术擅长:从事临床医疗工作20余年,在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骨质疏松、痛风、高尿酸血症等诊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擅长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妊娠甲状腺疾病、亚急性甲状腺炎、骨质疏松、痛风等疾病的诊疗。
学术兼职: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委员会委员、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减重和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内分泌代谢病学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内分泌代谢病学会代谢性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
学术科研:承担多项国家级、部级科研立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参编论著2部。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
策划:融媒体中心
采写:莫鹏
审核:王凯亮
监制:彭雪征